《背影》教案设计
《背影》教案设计(精选13篇)
《背影》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2.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3.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用音乐为本课的教学奠定基础。再让学生熟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感知后,对课文进行详尽地探究。再由学生讲述自己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传统美德,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2、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对父亲背影描写的效果与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教学方法:
朗读、点拨、导读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课时:
三课时
教学设想:
1、用音乐烘托气氛感染学生。
2、作者在描写父亲的背影时,用了多个动词,这些词将父亲颓唐的老境和我对父亲的怜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词加以分析。
3、对作者的心理作深入探讨就会体会到作者是在“诚实”的写作,这正是这篇文章感人的重要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及相关的资料,如:歌曲《父亲》、白帆的散文《父亲的泥脚》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比如:春天树尖上长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里远处传来的一首怀旧的老歌,周六回到家,父母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样的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背影》。最近我发现,有作曲家又把它写成了一首如泣如诉的歌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一下。放《背影》歌动画。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字词的情况。
交卸奔丧狼藉簌簌典质赋闲颓唐琐屑
2、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思考:
(1)本文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
(2)作者前后的心理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起初对父亲不理解,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甚至暗笑父亲的迂,及至看到父亲爬月台的背影,这才良心发现。
(3)文中几次写到背影?重点写的是哪一次?
文中四次写到背影,重点写的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
(4)文章明明写的父子浦口分别,为什么偏偏要以“背影”为题呢?
因为“背影”集中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是父子依依惜别时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
(5)父亲给“我”买的橘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值得“我”如此怀念吗?谈谈你的理解。
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当时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祖母去世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家中负债累累,家影甚是惨淡。在这种情况下,父亲仍不忘关心儿子,因此,这一堆朱红的橘子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四、自读课文,尝试梳理结构,划分层次:
一(1)开篇设疑——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二(2-6)回忆往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三(7)别后思念——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品味语言,感悟主旨,
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你的体会。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体会: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宽慰儿子。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体会: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体会:担心儿子旅程口渴,眷眷深情溢于言中。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体会:临别嘱咐,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
(5)“进去吧,里面没人!”
体会:担心儿子,细心关照。
有离别的愁苦,有对儿子不谙世情险恶的担心,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经济拮据的难言之隐。我们似乎听到了那位父亲拳拳的爱子之音,多好的父亲啊!
二、细读课文,抓住四次“背影”深入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角度和方式。
1、同学们找找文章中几处写到背影?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刻画背影(望父买橘)惜别背影(父子分手)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2、课文哪两个地方实写父亲的背影?
a: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时候;
b:父亲送子时,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时候。
3、着重写父亲“背影”的是哪一处?把“背影”的内容划出来。(“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显出努力的样子”)提问:这里运用的是什么描写?
(肖像和行动描写,重点写衣着和动作。)
4、父亲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黑布小帽”、“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全是黑色的。)提问:这样写有什么用意?(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如:①父亲在守孝期间,体现了父亲的孝顺。②和“肥胖”的身子构成一致,更显得压抑沉闷,有助于对“背影”的理解。③父亲性格内向,不爱说话,黑色突出这一性格特征。)
5、父亲过铁道时的行动描写有什么特点?找出其
本文共计39717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背影》教案设计
本文2024-06-05 16:21:57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