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兰亭集序》导学精要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导学精要(精选14篇)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导学精要 篇1
【目标择定】
1.在朗读中感受到了文章的语言魅力
2.在朗读和想象联想中,再现作者笔下的风景,品味古代文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品格。
3.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
【主问题】古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便捷的交通,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生活丰富吗?
1.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这是一次怎样的集会?朗读全文,先用原文回答,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2.高雅之士欢度在怎样的美景中的?朗读原文,并用诗意化的语言再现。
3. 儒雅之士必有儒雅之行。他们进行了哪些的活动?请用原文回答。
4.古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便捷的交通,可古人心灵的快乐却并不比当代人少,为什么?请先朗读全文后作答。
5.当代学者郭沫若先生曾经认为“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悲得太没道理了”,认为作者兴怀悲慨,与兰亭集会的情境不合。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再问再新】
【助学资料】
1. 神龙本兰亭集序(书法)
2. 《兰亭集序》花开并蒂
第二部分 必修②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对应检测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癸丑(kuǐ) 会稽(ku¨¤i) 修禊(x¨¬) 巳日(s¨¬)
b.峻岭(lǐn) 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 骋怀(chěnɡ)
c.娱乐(y¨²) 会晤(w¨´) 形骸(h¨¢i) 国殇(shānɡ)
d.虚诞(xi¨¢n) 酣畅(hān) 玄理(xi¨¢n) 清冽(li¨¨)
2. 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
a.若合一契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c.其致一也 d.吏呼一何怒
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 其致一也 c.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
4.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齐彭殇为妄作 d. 悟言一室之内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暮春之初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足以极视听之娱 或取诸怀抱
6.解释以下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
亦将有感于斯文
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① 其致一也 ②死生亦大矣
③ 当其欣于所遇? ④仰观宇宙之大 ?
⑤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8.翻译以下句子
a.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c.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二、课文探究检测
9.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凭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
b.俯仰一世
很快地度过一生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他所向往的事情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
10.第一自然段中关于天气情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1.由第一自然段的“乐”到第二自然段转“悲”其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三、课后延伸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
(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将军。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 fěi ,通“榧”,树名)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①,当抗行;比张芝②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时刘惔为丹杨尹,许询尝就惔宿,床帏新丽,饮食丰甘,询曰:“若此保全,殊胜东山。”惔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羲之在坐,曰:“令巢、许③遇稷、契④,当无此言。”二人
本文共计64437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导学精要
本文2024-06-05 16:25:50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