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下册语文兰亭集序优秀教案
高中高一下册语文兰亭集序优秀教案(通用3篇)
高中高一下册语文兰亭集序优秀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修、期、致、所以、俯仰”等文言词的多义性,积累文中词类活用现象及几个特殊句式。
2、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品味文中精短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4、通过意读、情读、美读,深切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修、期、致、所以、俯仰”等文言词的多义性,积累文中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
2、通过意读、情读、美读,深切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情感。
三、书目推荐.
魏晋名士,像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他们喜好饮酒,不务世事,常“托杯玄胜,远咏庄老”、“以清淡为经济”,以隐逸为高等哲学观,从而造就传奇的《兰亭序》,也造就了“魏晋风度”。于是,清谈、药与酒渐渐在魏晋社会流行起来了,这种流行其实是一种文化人格流行。你想知道其中原因吗?那就去读读鲁迅的名篇《魏晋风度与文学及药及酒之关系》。
四、文本教学。
(一)作者、序文、文化常识的简介。(多媒体投放)
1、作者。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号澹(dàn)斋。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2、序文: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序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写书的目的及成书经过;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古代有“赠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 “诗序”,是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前面的一段序。
还有一类,既与赠序性质不同,又不专为诗而作,而多记写盛会的场面和宴饮之乐,这类序被称为“宴集序”或“宴游序”。古代名士于闲暇时常设宴邀友聚会,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这样。
3.文化常识。
(1)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此法现仍沿用。文中,“岁在癸丑”之“癸丑”,即天干为“癸”,地支为“丑”。
其他古代纪年法:①王公纪年法(赵惠文王十六年) ②帝王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③年号干支并用法(天启壬戌秋日)。
(2)修禊。
古代的一种风俗,临水为祭,消除不祥,时间选在农历三月三日。修禊是殷周遗风。《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由女巫导演,于三月上巳沐浴除灾祈福。《后汉书,礼仪志》曰:“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洁。”去宿垢,是除去旧病。
《兰亭集序》中修禊事: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2位文人学士、社会名流,在浙江山阴的兰亭作"修禊"之会。各人分坐于曲水之旁,借着宛转的溪水,以觞盛酒,置于水上。喝酒作诗,堪称盛会。
(二)导入课文。
说到东晋人王羲之,首推其书法,请欣赏《兰亭集序帖卷》(投影显示)。同学们看后有什么感觉?东晋人评王羲之的书法笔势是“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健。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之佳品,更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324个字,文辞优美,言简意赅,真可谓是“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齐飞”!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欣赏这篇千古名文。
(三)字词整理。
1、试读,正音。
癸丑(guǐ) 修禊(xì) 流觞 (shāng)曲(qū)水 形骸 (hái) 游目骋怀 (chěng) 齐彭殇 (shāng) 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 (xì) 管弦 (xián) 清流急湍 (tuān) 若合一契( qì) 临文嗟悼 (jiē dào)
2、粗读,释词句。
(1)解释下列多义词词义。
① 一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一:一边……一边……
B、每感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一: 一起
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一: 一样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 看作一样
②集:A、兰亭集序。 集:诗集
B、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集:聚集
③所以:A、所以:用来……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的原因
(2)词类活用。
①清流急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湍急的水)
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
③一觞一咏。(名词作动词,喝酒)
④故知一死生为虚诞。(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⑤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
(3)文言句式。
①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②(众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主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③悟言(于)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于)形骸之外。(介词省略句)
④不能喻之于怀。(介词结构后置)
(四)文意理解。
意读全文,理清内容层次,找出各层次体现作者感情的词,并概括层次要点。
明确:第一层(第1、2自然段):叙写宴会盛况——乐。
第二层(第3自然段):抒发宴会后的人生感慨——痛。
第三层(第4自然段):交代作序的目的——悲。
(五)语言品析。
1、找出第1、2自然段中写景的句子并品味其妙在何处。
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本文共计14313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高中高一下册语文兰亭集序优秀教案
本文2024-06-05 16:26:40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1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