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遂治渤海郡》译文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3

《龚遂治渤海郡》译文

《龚遂治渤海郡》译文(精选2篇)

《龚遂治渤海郡》译文 篇1

  龚遂治渤海郡

  选自《汉书·龚遂传》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龚遂,字少卿,是山阳郡南平阳县人。因为通晓儒学做了官,做到昌邑王国的郎中令,为昌邑王刘贺效力。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

  ……

  ……

  汉宣帝刘询即位,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渤海及其邻郡年成不好,盗贼纷纷出现,当地郡守无法捉拿制服。皇上想选拔善于治理的人,丞相御史推荐龚遂可以胜任,皇上任命他做渤海郡太守。当时龚遂已经70多岁了,被召见时,由于他个子矮小,宣帝远远望见,觉得跟传闻中的龚遂不相合,心里有点轻视他,对他说:“渤海郡政事荒废,秩序紊乱,我很担忧。先生准备怎样平息那里的盗贼,使我称心满意呢?”龚遂回答说:“渤海郡地处海滨,距京城很远,没有受到陛下圣明的教化,那里的百姓被饥寒所困,而官吏们不体贴,所以使您的本来纯洁善良的臣民偷来您的兵器,在您的土地上玩玩罢了。您现在是想要我用武力战胜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呢?”宣帝听了龚遂的应对,很高兴,就回答说:“既然选用贤良的人,本来就是想要安抚百姓。”龚遂说:“我听说治理秩序混乱的百姓就如同解紊乱的绳子,不能急躁;只能慢慢地来,然后才能治理。我希望丞相御史暂时不要用法令条文来约束我,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不呈报上级而按照最有效的办法处理事情。”宣帝答应了他的要求,格外赏赐他黄金物品派遣他上任。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 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

  人教网

  《龚遂治渤海郡》待续

  2003/01/25

  龚遂治渤海郡

  选自《汉书·龚遂传》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龚遂乘坐驿车来到渤海郡边界。郡中官员听说新太守来了,派出军队迎接。龚遂把他们都打发回去了。然后下达文件命令所属各县:全部撤销捕捉盗贼的官吏;那些拿着锄头、镰刀等种田器具的都是良民,官吏们不得查问;拿着兵器的才是盗贼。龚遂独自乘车来到郡府,郡中一片和顺的气氛,盗贼们也都收敛了。渤海郡又有许多合伙抢劫的,听到龚遂的训诫和命令,当即散伙了,丢掉他们手中的兵器弓箭,而拿起了锄头镰刀,盗贼这时都平息了,百姓安居乐业。龚遂于是就打开地方的粮仓,赈济贫苦百姓,选用贤良的地方官吏,安抚养育百姓。

  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略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龚遂看见渤海一带风俗很奢侈,喜欢从事那些不切于民用的行业,而不爱从事农业生产,就亲自带头实行勤俭节约的作风,鼓励百姓从事耕作和养蚕种桑。他下令:郡中每个人种一株榆树、100棵薤菜、50丛葱、一畦韭菜;每家养两头母猪、5只鸡。百姓有佩带刀剑的,让他们卖掉刀剑买牛犊,他说:“为什么把牛和犊佩带在身上!”春夏季节不允许不到田里劳动生产,秋冬时督促人们收获庄稼,又种植和储藏瓜果、菱角、鸡头米等多种经济作物,劝勉人们照规定办事,遵守法令,郡中人们都有了积蓄,官吏和百姓都很富足殷实,犯罪和打官司的都没有了。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

  ……

  人教网

  《龚遂治渤海郡》待续

  2003/01/25

《龚遂治渤海郡》译文 篇2

  张守军

  教材分析:本课为七册文言文,史传故事,记叙了西汉循吏龚遂在渤海郡太守任上稳定社会秩序,使百姓安居乐业的事迹。

  学情分析:本单元共三篇史传文章,已学了出自《史记》中的《李广》一课。《史记》与《汉书》都是纪传体史书,写法相似,因此,学此文可以说已有了基础。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

  2.认识封建社会“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的社会现实及龚遂治渤海郡成功的原因。

  3.掌握传记文学中通过记言记行表现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1.鲜明的文章主旨——龚遂的安民思想;

  2.准确理解重点词义

  课时安排及教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录音机 录音带

  教法、学法的设想运用:质疑引导、点拨深化、模拟角色、情景再现

  教学流程及课堂实录

  一、导入  新课:

  放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的主题曲,引发文章的主人公龚遂。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电视剧的主题曲吗?

  生:知道,是《宰相刘罗锅》。

  师:谁给大家介绍一下刘罗锅是个什么人物?

  生:他是个不贪钱、关心百姓、很正直的清官。

  师:对!像刘罗锅这样不徇情枉法、关心百姓的好官在西汉时期叫循吏。这一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位记载在《汉书》吏的好官——龚遂。

  1.板书课题

  (环节分析一:如此引入,能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

  2.简介《汉书》及班固

  布置生读注释①后,师补充:《汉书》:汉高祖(公元前206年) 229年 王莽地皇四年(23年)帝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


本文共计5187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龚遂治渤海郡》译文

《龚遂治渤海郡》译文(精选2篇)《龚遂治渤海郡》译文 篇1  龚遂治渤海郡  选自《汉书·龚遂传》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