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一点参读材料——《皇帝的新装》教例评析
引进一点参读材料——《皇帝的新装》教例评析(精选17篇)
引进一点参读材料——《皇帝的新装》教例评析 篇1
余映潮
[教例简述]
这是卢传福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教学》1988年第7期)。
对《皇帝的新装》的讲析已近尾声。教师印发给学生一个古代故事:
狂人之细布
昔狂人,令绩师绩锦,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
绩师大怒,及指控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
狂人大喜,以付绩师。
(南朝《高僧传 (初集)》)
(注释:绩师:纺织师 加意:特别用心地织 恨:不满意,嫌)
参照注释疏通句义后,要求学生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篇文章在题材和主题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皇帝的新装》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卑劣愚蠢;《狂人之细布》表现了封建社会剥削者爱慕虚荣、贪婪愚蠢的丑态,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病状。
师:接下来我们比较两篇文章的结构。
生:情节曲折,故事完整,结构紧凑。
生:两篇文章都是以物为线索展开故事,安排结构。
生:两篇文章的情节结构相似,《皇帝的新装》中的故事,以骗开始,以骗结束:《狂人之细布》中的故事,也贯穿一个“骗”字。
师:南朝梁《高僧传》比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早一千多年。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类似的故事?
生:两个类似的故事,都是从真实生活中产生出来的,都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的、政治的现实。
师:这恰恰说明了“生活是与作的源泉”。
[评析]
这个教例美点在于引进了一篇参读资料,从教学手法讲,这叫“插入式比较阅读”,比较的角度是“求同”,比较的重点是题材、主题和结构。
比较阅读实际上是一种“小单元教学”,对于本课教学来讲,它起码有三个优点:
第一,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他们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有如此相似的内容觉得十分奇妙,觉得有元限的趣味,增强了学习课文的兴趣。
第二,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两篇文章放在一起,使学习的内容具有立体感,学生思考的联系面扩大,思索的层次增加,有助于对课文的进一步的理解。
第三,使学生有较为持久的心理亢奋,在反复的比较之中不断延伸着自己的注意力,保持着自己的注意力,课堂教学效益增加。
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来讲,比较阅读教学也具有它独特的意义:
比如,比较阅读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阅读技能之一;
比如,比较阅读所形成的对比度、新异点,是对学生“注意”的积极强化;
比如,比较阅读教学的普遍的实施,将大面积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操作技能。
……
所以,语文的课文阅读教学之中,要多引进一些参读资料。
引进一点参读材料——《皇帝的新装》教例评析 篇2
《皇帝的新装》是一个寓言故事,相信很多小朋友都听过。小编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皇帝的新装》说课稿,希望大家喜欢!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皇帝的新装》。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情况、说目标、说教法与学法、说过程这五个方面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皇帝的新装》选自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六单元第26课。
这个单元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诗歌、神话、寓言故事。这些文学作品的共同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作家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想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本文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当众出丑的故事。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愚蠢虚伪、自欺欺人的丑行。无论是作者扣人心弦的叙述,还是那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都将使学生增加阅读兴趣去体悟。是培养学生积极以人生态度和正确的理想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语言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好教材。
2、教材重点、难点
(1)重点:领会主旨的深刻内涵,复述课文,从语言、心里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2)难点:对童话主旨和借助想象、夸张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
二、说学生情况
1、学生刚刚涉及“童话”,要精确地向同学介绍这种文学体裁知识,要求学生自己了解一些安徒生在这一领域的成就。
2、 这种情节曲折的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对童话的讽刺意义很可能明于心而不明于口,教师应适当点拨,使之对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说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童话的讽刺意义。
(2)复述、分角色读课文、揣摩人物心里,品析人物形象,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3)了解童话想象夸张是特点,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揭露封建统治阶级荒淫奢侈、骄横愚蠢的反动本质,启发同学们要敢于说真话,做正直、无私的人。
四、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在教法选择上要以“尊重、赞赏、帮助、引导学生”的原则,选择能使每个学生自主去学习的教法。因此,我围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贯穿教学过程,主要运用了以下方法:
(1)朗读分析法:课上我请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课文,一是让大家感受课文情节以及人物的说话语气、心理,二是边听边想问题,一举两得。
(2)讨论探究法:课
本文共计65001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引进一点参读材料——《皇帝的新装》教例评析
本文2024-06-05 17:02:37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