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的抉择、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礼 ——《散步》教学案例
真爱的抉择、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礼 ——《散步》教学案例(精选12篇)
真爱的抉择、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礼 ——《散步》教学案例 篇1
真爱的抉择、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礼
——《散步》教学案例
主题与背景:
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交流。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教材中学到的多。这些新课程理念一次次闯入我的视线,而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我却走了相当长的一段曲折晦暗的小路,直到我教完了《散步》这篇文章,才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理念的真谛。
《散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当代千字美文,在看似寻常的一次家庭散步中,涉及了中年人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涉及了尊老爱幼这一亘古常新的伦理问题,还有如何享受家庭亲情等。10年前,我刚踏上工作岗位,以品味《散步》优美朴实而蕴合丰富的语言为重点,在学习中获取独特的生命的感悟,我认为这是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但10年后的今天,已为人妻、为人母的我再读这篇文章,我的心灵震颤了,我陷入了矛盾而又痛苦的爱的抉择中。我突然间明白对中年人复杂心境的理解,需要生活的积淀。涉世未深的孩子,能以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走进成年人的内心世界,引起心灵的共鸣,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味、生命质量吗?我一夜无眠,经过反复的思量,我决定启动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打量我们的周围,从现有生活资源中去获取一种快乐和幸福,并充分地享受它,延长它,从而造就灵魂,激发创造。所以,我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为主,让老师、学生、家长一道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情境描述:
在布置预习作业 时,我破天荒地布置了一道独特的作业 题,是要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的。题目设计如下:尊敬的家长:您好!《散步》是一篇语言优美、寄意深远的散文。为使教学效果更佳,我真诚地邀请您加入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请您和您的孩子一起读读这篇课文,并写下您真挚的见解。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理由有两点:中年人读这篇文章最能引起共鸣,通过家长的参与,拓宽合作的领域,达到家长、学生、老师三者之间有效的沟通,使这篇文章的学习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在整体感知课文后,我说:“我们在阅读时应跳进作品中去,与里边的人物作心灵的沟通,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散步》中的那位父亲或其中的一位,面对分歧,你是怎样作出抉择的?”一瞬间,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烈气氛。这一问题把孩子们领进了精彩的问题空间,它既关注了作品人物情感态度,又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需求,激发了他们的表达兴趣。通过讨论交流,同学们纷纷作出了抉择。“如果我是那位父亲,我会想到母亲的辛劳和对自己的培育之恩,我会选择走大路。”比作者想得更远、更好。“如果我是那位父亲,我觉得选择很困难,但我会选择走小路。因为‘母亲年纪很大了,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也很听她的话一样’。我想母亲是明理的,她会理解我的;她又那么疼孙子,自己改变主意要顺从孙子走小路,所以她应该是不会怪我。我选择走小路,我的小儿子会很高兴,他会给全家人带来欢乐的。”有人反对:“虽然母亲对我的选择会理解,难道母亲就没有想法吗?她是否会想:‘我老了不中用吗?自己的话连孙子都不如,我真是白疼儿子一场。’课文说,‘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想他不至于会哭闹。”“我如果是文中的那位妻子,我会听从丈夫,因为我不想让丈夫左右为难,也不想在母亲心中留下坏印象,因为媳妇难当。所以文中的妻子很伟大。”全班同学都笑开了,她的脸涨红了。她又补充说:“我妈妈这么说的。”看来我布置的预习作业 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学们纷纷以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文本,作出自己表述。我对他们的选择表示了理解和赞赏。
“我曾听到一个荒唐又残忍的故事:‘倘若你的母亲、妻子同时掉入水中,你只能救一个,那么你救谁呢?”我故意抛出一个问题,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同学们有点七嘴八舌了。最后他们大多数表示说,无法选择,然后拿眼睛静静地瞧我,等待我的回答。
我有点激动地说:“人生要面临很多抉择,不只是走大路、小路,自然遇到很多痛苦,有时无论怎样抉择,都是痛苦的。然而抉择又是幸福的。你们看文中——”我故意停顿。学生心领神会,恍然大悟。我请了跃跃欲试的同学发言:“作者想到母亲,母亲想到孙儿,他们都作出了成熟的抉择,我虽然委屈了儿子,母亲放弃了平坦的大路,有了小小的痛苦,但他们也抉择了幸福,才会有那温馨动人的一幕。”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我接着用红笔在黑板上勾勒了一个爱心。机灵的良修叫道:“这是爱的抉择,这是亲情的自然流露。”学生找到了问题的钥匙,所有学生的情感都在升腾,他们为自己的抉择而感到快乐、幸福。我说:“这个抉择创造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很多同学一下子都想到了文章中的最后一句,仿佛它似乎早已定格学生的脑海里:“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大家声情并茂地能朗读着。由于生活中的经验局限,同学们并不能一下子透彻地理解其中的含义。我一边提示,一边板书,通过板书。然后提问:“中年人两肩背着老人和小孩,靠的是什么?”同学们这时明白了,靠的是责任。三代人跟责任有什么关联吗?有几个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年人正在承担责任,上有老、下有小,要顾两头,难。”“老年人已经承担了责任,小孩子将来也要承担,责任维系三代人,中年人要顾两头,应该。”“这里的责任,既有尊老、又有爱幼,他们同样重要。”
面对“难、应该”,我借机推进一层:“尊老、爱幼”哪一个更可贵?谁更能体现责任?”这个问题一下子又将他们激活了。他们情绪高涨,有说“爱幼”更可贵,有说“尊老”更可贵,也有说二者都可贵。这时我陷入了抉择中,我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责任”、“尊老爱幼”乃至“整个世界”的含义,让他们的情感作一次高尚的旅行。我要不要把自己的困惑告诉大家,创设情境,让他们再作一次爱的抉择,用“真爱”阳光照耀青少年生命成长的大道呢?经过思量,我一反常态,可以说是涨红了脸,声音有点发颤地说:“同学们,我不想马上对尊老爱幼作出评价,我想让大家帮助老师作出一个抉择。先听听老师的故事。”学生听说老师有故事,都兴趣盎然地瞪大了眼睛。我动情地说:“十年前我也教了《散步》,那次我和同学们都作了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十年后的今天,已为人妻、为人母的我,再教《散步》时,却再也不能愉快起来。因为三代人的问题一直深深困扰着我。我的丈夫是独子,我们有一个8岁孩子。公公婆婆把全部的爱都倾泻在我们身上。为
本文共计48122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真爱的抉择、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礼 ——《散步》教学案例
本文2024-06-05 17:06:50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2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