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同步达纲练习
《伤仲永》同步达纲练习(通用15篇)
《伤仲永》同步达纲练习 篇1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邑人( ) 环谒( ) 称前时之闻( )
泯然( ) 日扳仲永( ) 卒之为众人( )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⑴ 世隶耕__________________ ⑵ 未尝识书具__________________
⑶ 收族为意________________ ⑷ 立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宾客其父________________ ⑹ 环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 即书诗四句______________ ⑻ 或以钱币乞之________________
⑼ 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 ⑽ 泯然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
⑾ 贤于材人________________ ⑿ 受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 卒之为众人______________ ⒁ 固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或/以钱币乞之。
d、余闻之/也久。
4、选出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⑴ 一乡秀才观之( )
a、(把他的诗)叫来一个乡的秀才观赏
b、(把他的诗)叫来全乡的秀才观赏
c、(把他的诗)传给乡里的一个秀才观赏
d、(把他的诗)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⑵ 父利其然也( )
a、父亲利用他的这种情况
b、父亲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
c、父亲认为其中的利益就是这样
d、父亲利用这种情况
⑶ 从先人还家( )
a、从先父那里回家
b、自先父那里回家
c、跟着先父回到老家
d、跟着先父从老家回来
⑷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父利其然也
c、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d、彼其受之天也
5、填空。
⑴ 《伤仲永》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______,
字介甫,晚号__________,北宋著名的文学家、________家、思想家。
⑵ 本文是一篇_________,它是________的一种,意思是随手笔录,不拘一
格。我国古代的随笔常常借一件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文章运用了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神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这三
个副词是______________。
⑷ “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的叙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⑸ 在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认为导致方仲永才能“泯然众人”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⑹ 《伤仲永》一文采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
1、yì yè chèn mǐn pān zú
2、⑴ 属于
⑵ 曾经
⑶ 聚、团结
⑷ 完成
⑸ 以宾客之礼相待
⑹ 四处拜访
⑺ 马上
⑻ 有的(人)
⑼ 相当
⑽ 完全
⑾ 胜过、超过
⑿ 承受
⒀ 最终
⒁ 本来
3、d
4、⑴ d
⑵ b
⑶ c
⑷ b
5、⑴ 《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半山 政治
⑵ 随笔 散文 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
⑶ 忽、即、立
⑷ 过渡
⑸ 其受于人者不至
⑹ 记叙 议论
《伤仲永》同步达纲练习 篇2
创意说明
文言文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较有吸引力的,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详尽的书下注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教学步骤
一、对照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大致内容
对照书下注释,自己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字词理解疑难,自行解决。
用自己认为科学的方法,整理、积累相关字词知识。然后交流,根据积累内容的价值、形式、全面与否和书写进行评比。
在这一过程中落实:
字音:隶 邑 乞 扳 谒 称 泯 耶
词意:隶 邑 乞 扳 谒 称 泯 耶 为意 未尝 自为其名 收族 立就 文理 自是 通悟 受 贤 彼其
词类活用:伤仲永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 邑人奇之 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
一词多意:于 之 其
二、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1、要求不读破句。自己读,听同学读,校正不正确的朗读,调整理解偏差。
结合课后练习二,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还可让学生揣摩停顿规则。
2、要求读出层次。先理性认识课文中的大小层次,标记后再读,养成把理解渗透于朗读中的习惯,以期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这一环节中贯彻对课文结构的理解:全文借事说理,一、二两段叙述方仲永的故事,第三段说后天教育对成才极为重要之理;从叙事部分看,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幼年天资过人,禀赋极高,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二十岁时才思衰竭,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之人,也有层次之分:从写仲永幼时才能之奇的第一段来看,还有层次──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二至五句
本文共计40903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伤仲永》同步达纲练习
本文2024-06-05 17:13:01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