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学习要点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1

《伤仲永》学习要点

《伤仲永》学习要点(通用16篇)

《伤仲永》学习要点 篇1

  《伤仲永》

  伤,是“怜惜”的意思。伤仲永,即怜惜方仲永这个幼时天资聪颖的神童由于没有学习,以致成年后竟成为默默无闻的庸人。

  关于作者:

  王安石,北宋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语言雄健,长于说理,多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的作品。他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学习本文,认真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弄清文章结构,找出生字、生词,并逐一查字典注音、解释。

  思考:

  1、第一段前两句话中作者交代了方仲永哪四个方面情况,请各用两个字概括。

  籍贯、姓名、身份、家世

  2、文中“王子”指的是?解释“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一句。

  王安石

  终于成为普通人,是他受到的后天的教育不到位的原因。

  3、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请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谈谈文章第三段文字的大意。

  人的天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经过后天的不断的学习。

  5、概括本文的中心?

  本文通过叙述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到“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积累:

  1、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邑人: (“扳”同“攀”,牵,引。)

  贤于材人远矣: (“材”同“才”,才能。)

  2、特殊句式:

  1、不使学

  省略句。省略了“使”的宾语,应为“不使之学”,“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2、令作诗

  省略句。省略了“令”的宾语,应为“令其作诗”,“其”指代方仲永。

  测试

  1、下列红色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ān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yè

  C、 泯然众人矣 mǐn

  D、不能称前时之闻 chèn

  2、下列红色词在句中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稍稍宾客其父

  B、复到舅家

  C、泯然众人矣

  D、忽啼求之

  3、对“伤仲永”的“伤”正确的理解是( )

  A、中伤 B、受伤 C、哀伤 D、伤心

  4、“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中的“文理”的正确理解是( )

  A、 文章的条理 B、文采和道理 C、文采和条理 D、文章的道理

  5、“邑人奇之”中的“奇”的意思是( )

  A、奇妙 B、特别 C、以……为奇 D、奇怪

  参考答案

  1、 A

  解析:“扳”通“攀”,所以应该念“pān”。

  2、 D

  解析:“稍稍”在文中的意思是“渐渐”;“复”的意思是“又”;“众人”的意思是“普通人”。

  3、 C

  解析:这里考查的是一词多意的现象,可结合文章注释来理解。

  4、 B

  解析:结合文章注释来理解。

  5、 C

  解析:“奇”在这儿是意动用法。

  中 考 解 析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①。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②之。狸狌生子若③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

  南郭有士病鼠,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鬃,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④。

  注释:狌:音shēng。 啖:dàn,吃。 若:及,至于。 奋掷而出:用力纵身逃出。

  1.选出红色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以啖肉故 (缘故)

  B.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借)

  C.意为异物也 (意思)

  D.鼠度其无他技 (估计)

  2.选出红色词不属词性活用的一项( )

  A.束氏日市肉啖之

  B.遂逐齐师

  C.乃钻火烛之

  D.南郭有士病鼠

  3.狸狌失去捕鼠本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狸狌长期依赖束氏,不去捕鼠“束氏日市肉啖之”或“长被束氏畜养的缘故”等也可。)

  4.(只要观点正确且与原文有联系即可。可从束氏的角度、狸狌的角度、狸狌与老鼠关系的角度引发,如不要溺爱、要自立自强、不要养尊处优、不要抛弃特长、要注意生态平衡等。)

  课外拓展

  一、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l-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属江西省,临川镇于1955年设立抚州市)人。庆历进士。初知鄞县,借官谷给农民,试图减轻高利贷剥削,有成效。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由于保守派固执反对,新政推行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封荆国公,世称荆公。卒谥文。他认为“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驳斥保守派所称熙宁七年旱灾是由于新政触怒上天的谬论。又认为历史是变化的,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并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


本文共计57623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伤仲永》学习要点

《伤仲永》学习要点(通用16篇)《伤仲永》学习要点 篇1  《伤仲永》  伤,是“怜惜”的意思。伤仲永,即怜惜方仲永这个幼时天资聪颖...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