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样 做 不 好
这 样 做 不 好(精选17篇)
这 样 做 不 好 篇1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有礼貌。
2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二、教材说明
“这样做不好”是引用人们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劝说的通常说法。文中两幅图分别画着两件不该做的事情:一件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上踢足球;一件是一位阿姨在院落中的水龙头处洗萝卜,水龙头开着,盆里的水已经溢出来了。图中都有人在一旁劝说。
教学的重点是说出这两件事的做法为什么不好,该怎样劝说。
三、教学过程
1以题激趣。揭示话题,读读题说说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质疑。如,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不好?教师相机解题,出示图片。)
2看图谈话,了解图意。
(1)图上的谁做了什么不好的事?
(2)在一旁的人正在干什么?解释“劝说”。即用讲道理的方法使别人不要这样做。
3分组讨论。可5—6人一组讨论书上第二题。再推选两位代表准备汇报,一人说一幅图。
4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在草地上踢足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环境美化,影响别人休息。开着水龙头洗菜太浪费自来水了。重点指导学生劝说时要讲出道理(不一定讲全),语句完整,态度大方,有礼貌,采用温和的语气。
5分组准备表演。即一组选一幅图演一演。可加上被劝说的人的语言、动作。
6汇报表演,评评哪组演得好。
7课后延伸:鼓励学生在学校、家里发现不该做的事大胆劝说。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这 样 做 不 好 篇2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有礼貌。
2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二、教材说明
“这样做不好”是引用人们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劝说的通常说法。文中两幅图分别画着两件不该做的事情:一件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上踢足球;一件是一位阿姨在院落中的水龙头处洗萝卜,水龙头开着,盆里的水已经溢出来了。图中都有人在一旁劝说。
教学的重点是说出这两件事的做法为什么不好,该怎样劝说。
三、教学过程
1以题激趣。揭示话题,读读题说说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质疑。如,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不好?教师相机解题,出示图片。)
2看图谈话,了解图意。
(1)图上的谁做了什么不好的事?
(2)在一旁的人正在干什么?解释“劝说”。即用讲道理的方法使别人不要这样做。
3分组讨论。可5—6人一组讨论书上第二题。再推选两位代表准备汇报,一人说一幅图。
4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在草地上踢足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环境美化,影响别人休息。开着水龙头洗菜太浪费自来水了。重点指导学生劝说时要讲出道理(不一定讲全),语句完整,态度大方,有礼貌,采用温和的语气。
5分组准备表演。即一组选一幅图演一演。可加上被劝说的人的语言、动作。
6汇报表演,评评哪组演得好。
7课后延伸:鼓励学生在学校、家里发现不该做的事大胆劝说。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这 样 做 不 好 篇3
一、教材简说
“这样做不好”是人们对不良行为进行劝说的通常说法。文中第一幅图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上踢足球,一位大姐姐在旁边劝他们不要在草地上踢足球;第二幅图上一位阿姨在洗萝卜,水龙头开着,盆里的水正哗哗地往外流,一位小朋友看见了,劝说阿姨要节约用水。
本文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讨论弄明白“在草地上踢球”和“浪费自来水”这两件事的做法为什么不对,该怎样劝说。
二、学习目标
1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时要有礼貌。
2关心身边的事情,能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
(一)以题激趣
揭示话题:读读题,说说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二)看图谈话,了解图意
1图上的哪些人做了不好的事?
2在一旁的人正在干什么?(了解“劝说”:即用讲道理的方法使别人不要这样做。)
(三)分组讨论
1各小组自由讨论:这样做为什么不好?你会怎样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
2各小组讨论后,推选出两位代表准备汇报,一人说一幅图。
(四)全班交流
1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
(1)在草地上踢足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绿地。
(2)开着水龙头洗菜太浪费自来水了。
2要求学生劝说时要讲出道理(不一定讲全),表达要清楚,说话要态度大方,有礼貌,采用温和的语气。
(五)情境表演
1分组准备表演:各组选一幅图演一演,加上被劝说人的语言、动作。
2各组这 样 做 不 好
本文2024-06-05 17:15:36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2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