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想美、说美、读美、品美《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及评析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3

看美、想美、说美、读美、品美《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及评析

看美、想美、说美、读美、品美《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及评析(精选14篇)

看美、想美、说美、读美、品美《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及评析 篇1

  【教材分析】《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阅读教学第三课,是首儿歌,共六行三句,描写了江南水乡如画的美景。儿歌文辞流畅富有韵味,情境优美易于想象。

  【教学理念】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语言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念”、“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己和生命”。六~七岁的儿童注重事物的表象,想象力丰富。我抓住孩子的这一特征,用美丽的景色、艳丽的色彩吸引他们的眼球、刺激他们的想象力,从而调动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游历美景的同时获得知识,产生对祖国的热爱,对自然的崇尚,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把这节课上成学生、我、儿歌间交换思想和想象力的过程。

  【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认识,我对《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教学进行了以下设计和安排:

  1、知识目标:    认识生字,读准字音,读出喜爱之情,会写生字;理解“江南鱼米乡”、“画中游”。

  2、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情感目标:    感受文章之美,文字之美,江南水乡之美。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美景,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点】

  1、理解“江南鱼米乡”、“画中游”。

  2、感受文章之美,文字之美,江南水乡之美。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美景,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悟情。再现画面,产生共鸣。

  【过程设计】

  一、画面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带大家到美丽的江南游玩一番,可以吗?

  (师板书:江南 游)

  2、这里的“江”指的是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我们通常把长江以南的地方叫“江南”。

  (师板画长江示意图,同时介绍江南水乡的特点,引出并板书“小小竹排”,贴出竹排图)

  3、师指图说:一会儿,我们就坐上这小小的竹排到江南的一条小河上看一看。

  (学生顿时兴奋起来)

  设计意图:导语中一再强调江南,并简单画长江图,借图指示江南位置,意在给学生一个印象──江南和水是分不开的,同时使学生对江南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4、师追问:你能想象出那条河里有什么吗?

  (师随手画出河的轮廓)

  生:有小鱼、虾……(师画)

  生:有水草、石子……(师画)

  师追问:河两岸有什么?

  生:有花、草、树。(师画)

  生:有禾苗。(师画)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意在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思维才会如水般泄出。

  师指黑板:美吗?这就是同学们脑海中的江南美景。我想象中的江南美景是这样的──

  (播放多媒体课件,师配乐诵儿歌。学生看得很认真,不时发出“啧啧”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想象的画面再现在黑板上,加上多媒体画面的播放,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作用,并将画面与儿歌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过渡语:江南景美人更热情!让我们坐上竹排跟随这位小朋友出发吧!请同学们打开书,读儿歌,边读边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学生的已经被调动起来,思维活跃,记字速度很快)

  三、细读课文 入境悟情

  1、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看你都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这才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2、第一句中学生读后填空:

  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

  设计意图:学生填空的同时,师问:因为小竹排在哪里流──生答:水里。所以“流”字的左边是一个──生答:三点水;小鸟用什么唱歌──生答:嘴,所以唱字左边是──生答:口字旁;鱼儿在哪里游──生答:水里,所以游字的左边是──生答:三点水。通过本环节使学生通过字意记字,这样记得牢,也很自然。

  师问:小竹排是怎么流的,你能用手势告诉大家吗?师作手势:这样叫顺水流吗?生:不是。师问:那这叫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顺”和“逆”,感受小竹排的轻快。

  放动画,展示“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 ”的画面。

  (学生看得很高兴,不时发出赞美的声音)

  师问:美吗?

  生答:美。

  师追问:你能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吗?

  生大声朗读,有的同学还做着动作。

  指名读。

  师评:“真美啊,我仿佛看到了那美丽的景色。”或“还不太美,能读得再美一些吗?”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字意、句意、再现画面,让学生边读边想像画面,感受到美,才可能读出美的感觉。

  3、学习第二句,体会“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的美景:

  师版画一棵树并问:这是“密”吗?(生:不是。)那怎样才啊“密”呢?

  生:一棵挨一棵,看不到缝。

  师画很多树。问:是这样吗?

  生:是。

  师再问:那你能读出树木很密的感觉吗?

  生读。(其他学生鼓掌)

  师问:你们为什么鼓掌?

  生:他读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树。

  


本文共计49821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看美、想美、说美、读美、品美《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及评析

看美、想美、说美、读美、品美《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及评析(精选14篇)看美、想美、说美、读美、品美《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及评...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