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小小的船》教案
课文《小小的船》教案(通用17篇)
课文《小小的船》教案 篇1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1)配乐出示美丽的星空图:一个小女孩儿坐在月亮上,非常高兴地看周围一闪一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
(2)导问: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揭示课题。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中月亮的形状:你们看,这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像什么?(小船)
(2)引出课题:叶圣陶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篇韵文,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课《小小的船》。
3、读课题。
(1)教师指导读准“船”:“船”字谁会读?谁还想读?大家一起读。你们都见过哪些船?
(2)导学:在“船”的前面加个“小小的”,请读一读,你感觉这艘船怎么样?(小小的、很轻、很可爱……)
(3)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这是一只可爱的小船,组织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题。
4、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想知道些什么?
5、过渡:课文真的是写船吗?请同学们读课文,看插图,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先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
(2)用横线把要求会认的字画出来,用波浪线把要求会写的字画出来。
(3)把生词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老师请教,再读几遍。
2、同桌互相检查读,当个小老师,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
(1)开火车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并及时评价。
4、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认真听,仔细评。
5、教师检查练习朗读情况,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全文。
2、启发想象: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提出朗读要求。
(1)出示朗读要求:
①想一想:课文共有几行,由几句组成?
②把自己喜欢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
4、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朗读成果,及时评议。
5、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画出停顿。
6、学生自由练读后,教师指名读,大家评议。
7、练习课文填空,指导学生朗读好叠词,巩固识字。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8、学生根据指导,再次练读,比赛读。
四、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1、做“采蘑菇”的游戏。
(1)提出要求:每个蘑菇都有一个名字,一定要叫出它的名字,它才能真正属于你。
(2)请3名同学到前面来做“采蘑菇”的游戏。
(3)请做游戏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个蘑菇的名字的。
2、给蘑菇找朋友。
(1)教师导学:想想生活中,有哪些朋友可以和这个字组成词语呢?你能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说得又多又好!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3、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引导回顾: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你还记得课文写了什么吗?
2、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配上音乐,出示星空图片。
3、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让我们飞起来吧!飞到美丽的蓝天上。看,许多星星一闪一闪地在向我们招手。我们一起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在小船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1、学习第一、二句。
(1)导问:我们坐在哪儿了?(小船上)这只小船是不是真的船呀?
(2)(出示月亮的图片)导学:图片上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3)在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先让学生自由读,再指名个别读,最后互相评一评。
(4)指导学生画出描写“月儿”“船”的词语。
(5)设疑:为什么用“弯弯的”“小小的”,而不用“弯的”“小的”?
(6)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弯的月儿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7)指导朗读:“小小的”“弯弯的”,读出轻快的节奏,表达出月儿和船的可爱、有趣。
(8)导学:“月儿
本文共计44020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课文《小小的船》教案
本文2024-06-05 17:18:54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2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