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学习要点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6

《五柳先生传》学习要点

《五柳先生传》学习要点(精选16篇)

《五柳先生传》学习要点 篇1

  《五柳先生传》学习要点

  本文作者陶渊明。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著有《陶渊明集》。

  通读全文,掌握生字的读音和词义,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一、读准字音

  嗜酒( ) 短褐( ) 辄( ) 箪( )

  汲汲( ) 衔觞( ) 俦( )

  二、解词

  每有会意 会意:体会书中意旨。

  期在必醉 期:希望。

  箪瓢屡空 屡:多次。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处所。

  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忧愁的样子。

  不汲汲于富贵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三、学习本文,思考下列问题。

  1、从原文中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五柳先生的衣着是什么样的?

  短褐穿结

  译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钉。

  (2)五柳先生的居住条件是什么样的?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句: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并不能遮挡风和太阳。

  (3)五柳先生的饮食是怎么样的?

  箪瓢屡空

  译句:常常贫困到缺吃少喝的地步。

  (4)五柳先生的称呼从何而来?

  宅边有五柳树

  译句:(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

  2、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

  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

  3、找出文章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情趣的语句。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

  志趣: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4、从表达方式看,本文既有叙述,又有议论。想想,全文哪些段落属于叙述?哪些段落属于议论?

  本文共两段,第一段是叙述,第二段是议论。

《五柳先生传》学习要点 篇2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生活及其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2.学习作者朴素、洗练、自嘲、自赏的语言风格。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新课

  展示画像  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你是怎样知道的?谁知道有关他的故事轶闻?今天我们学习陶渊明的一篇文章《五柳先生传》。(师板书)

  二、研读课文

  1.自读质疑

  教师引语:这位五柳先生可是个性格鲜明的人,同学们一读就知道了,请先对照注释和课后习题自读课文,读出声来,边读边圈点勾画,有问题可以问老师。

  学生自读、自疑,学会自学。

  2.听读体会

  教师引语:看见同学们读,老师也想吟读一番,听听老师读出了什么语气?

  学生听教师范读,并初步体会作者自赏自嘲的语言风格。

  3.齐读感悟

  教师引语:让我们齐读课文,读出感情。

  4.寻读探究

  教师引语:通过几遍朗读,我们对五柳先生有了个大体认识,你眼中的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人?尽可能依据文中的语言想像出来。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边读边讨论。

  学生交流,教师只听,不作评价,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即可。

  课堂设想:通过朗读与讨论,了解"五柳"名字的来历,陶渊明假托"五柳先生"为自己立传,"好读书"、"性嗜酒"、"家贫"、"著文自娱"及东晋的历史背景,能从中感受到陶渊明的性格及追求即可。

  5.品读交流

  教师引语:陶渊明以自赏自嘲的语言写出了自己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形象,语言特别有味。你最喜欢哪一句?找出来进行赏读。

  学生交流,师生共赏共品。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相关资料:很多文章引用"好读书,不求甚解"一句,却往往忽略"每有会意",事实上,陶渊明强调的是看书要讲究心领神会,求其真谛,不能死抠字句。陶渊明喜欢读《山海经》,曾写过13首关于读《山海经》的诗,说有一次读《山海图》,他觉得自己仿佛穿越时间、空间,窥破了宇宙间的玄奥,兴奋得手舞足蹈,无以复加。这便是"会意"的境界。

  ②"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相关资料:东晋文人嗜酒,是一种逃避生活的方式。

  ③"短褐穿结,革瓢屡空,晏如也。"重点理解"晏如"。

  ④"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理解"戚戚"、"汲汲"。

  6.熟读成诵

  教师引语:好句子就要背下来,师生同读佳句及段落,当堂背诵。

  三、能力拓展

  教师引语:东晋以后,很多文人欣赏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以陶渊明自况,这正是中国文人张扬个性、自我欣赏的"风骨"。下面,我们再看一篇《老舍自传》。

  老舍自传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两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地。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断学师范,遥奠教书匠之基。及壮,湖口四方,教书为业,继学师范。每购奖券,以得未彩为荣也。二十七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起。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笑。闲时养花,不甚得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收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请一生朗读,想一想两篇传记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相似点?

  课堂设想:只要能体会到作者的自赏、自嘲、自得、自乐即可。

  教师引语:其实,同学们也可以学习这种自赏自嘲的笔调,写出自己的个性风采。同学们也来介绍一下自己吧,可以是完整的小传,也可以只是一两句抓住某个特点,表现自己的个性。

  学生展示自我并交流。

  如:生1:


本文共计47116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五柳先生传》学习要点

《五柳先生传》学习要点(精选16篇)《五柳先生传》学习要点 篇1  《五柳先生传》学习要点   本文作者陶渊明。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