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旅行》教学案例
《月球旅行》教学案例(通用2篇)
《月球旅行》教学案例 篇1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教材70、71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创设“月球旅行”这一情境,使学生难综合应用前几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2)能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能从“月球旅行”这一情境中,提出其它的数学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2、情感目标:
(1)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合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创新学习的过程,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借助“月球旅行”这一情境,综合应用前几个单元所学的知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为了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我利用精美的课件和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五、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开学两个多月了,我告诉智慧老人我们班的同学学习非常认真,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都是好孩子。智慧老人非常满意,今天他就要带上我们和淘气、笑笑去月球旅行,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象我说的那样棒,你们能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给智慧老人看吗?
生:能。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月球旅行”引出月球旅行这一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后面知识的巩固复习做好了铺垫。)
(二)新授
1、(课件)师:现在我们随着智慧老人做一趟月球旅行,好吗?看,智慧老人、淘气和笑笑已经进到了飞船里,淘气心里可高兴了,他迫不及待的问大家:“还有多少分发射?”(引导学生认真看时间)
生:20分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用减法,9:35—9:15=20
生2:从9:15到9:35,分针走了四个大格,是20分。
(时间段的计算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创设这样的情景,身临其境,可以让他们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同时也巩固了时分秒的知识。)
师:小朋友们能用所学的知识帮助淘气和笑笑,那我们就和他们一起去月球旅行吧!(板书课题)现在就和老师一起进入倒计时吧:10、9、8、
2、(课件)师:我们安全地来到了月球的快乐城堡,进入城堡的门有2个,你觉得智慧老人、淘气和笑笑走哪个门省钱呢?快来根据两个门的门标价钱帮他们算一算吧!
师:你帮他们选择哪个门?为什么?(要求学生列出数学算式,说明理由)
生:他们走第二个门省钱。因为如果走第一个门他们要用:3×8=24(元),走第二个门他们要用:10+6+6=22(元),所以说走第二个门更省钱。
师:想进入快乐的人可不只智慧老人他们三个,看又来了一家三口人和一家两口人,下面我们来个比赛,男同学帮三口人的算,女同学帮两口人的算,看谁最先让他们走进城堡,而且最省钱。
男生:走第一个门省钱。第一个门要花:3×8=24(元),第二个门要花:10+10+6=26(元)。
女生:两个门都可以走。第一个门要花:2×8=16(元),第二个门要花:10+6=16(元)。
(“走哪个门省钱”是一道开放题,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合作讨论、探索,得出了结论。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
3、师:好,同学们都很棒,现在我们(课件)进入城堡后,来到了月球游乐园,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飞船。
生2:售票员阿姨和八位游客。
生3:飞1圈需要3分。
生4:最多乘2人。
生5:票价5元。
师:谁来帮淘气解决他的问题?
生:飞4圈需要12分。我列的算式是:3×4=12(分)
师:谁来解决“一共需要几艘飞船”这个数学问题?
生:一共需要4艘飞船。我列的算式是:8÷2=4(艘)。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根据图自由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来解答,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从飞船上下来,笑笑看到一个体重计,惊奇的发现自己的体重变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部分学生已预习了这节课,知道了答案:由于地球引力约是月球引力的6倍,所以物体在月球上的重量要比地球上轻许多。)
5、师:从游乐园出来,淘气和笑笑看到了一则公告(课件)谁知道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生:东西南北
师:智慧老要现在想看看我们班的同学是不是能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他的要求是:同桌合作完成校园的设计,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说完整图的位置方向。
学生小组活动
6、师:哪位同学能把自己设计的月球学校展示给大家看看?
生:在展示台上边摆边说。7、师:月球旅行就要结束了,谁来说说你今天的收获?
学生自由说。
8、看到你们这样出色的表现,智慧老人说:你们班的小同学真的是很棒,希望你们再接再励,学好以后的数学知识,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结束)
(这个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动手操作,设计自己喜欢的月球学校,在活动中可引发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反思:
新课标理念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生经历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我设计了《月球旅行》一课。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月球旅行从学生喜爱的科幻故事引入,在旅行过程中选取活动的素材,以较有吸引力的教学语言(如:淘气心里可高兴了,他迫不及待的问大家:“还有多少分发射?”)引导学生通过多个活动,观察素材中的数学现象,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
这一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以自己设计月球学校结束,给了学生广阔的自由空间。
《月球旅行》教
本文共计7906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本文共计7906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月球旅行》教学案例
本文2024-06-05 17:37:36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3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