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旅行队》教案
《少年旅行队》教案(精选15篇)
《少年旅行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节奏美、韵律美以及浓郁的抒情色彩。
2、认识并会写本课5个生字,注意“簿”、“茂”的写法。
3、知道本组诗歌从哪几方面学了少年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背诵课文最后一部分。
教学重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曾经去过哪些地方?你们有什么收获呢?你们喜欢旅行吗?那就让我们跟随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的少年旅行队,感受旅行的快乐,来,出发。(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注意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4、出示课件:“……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师激情引读。诗人从哪几方面写了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闻、所做?指名读课文。
三、品读
1、指导学习方法,学习《出发》。
(1)自己有感情地读《出发》这一部分,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我们这是到生活里去,到一个知识的世界里去。”到“生活里去”,到“知识的世界里去”代表什么?“永远”、 “长久”又说明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谁能美美地读,读出旅行队员们出发前的期待与渴望?
(4)出示课件“我们不停的探寻,要走遍生活,走遍这个无边的知识世界……”
这里“……”表示什么?试着补充一下。
在这之前还有哪里有省略号?试着说一说。
出示课件:“……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这个省略号在句首,它省略的什么?
(5)总结学习方法。
①细读文章,了解大体内容,标出不懂的问题。
②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③由课文留白处展开合理的想象。
④有感情朗读。
2、请同学们用这种学习方法,从《老师》、《小纸船》、《听广播》、《标本》中选择你最喜欢的,细细品味。
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4、全班交流。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少年旅行队队员在旅途中的心情。
理解重点:《老师》:“亲爱的老师,生活的老师,你快把我们养大吧!……最重要的实现让我们看到许多困难,然后才看到成功。……”你体会到什么?
《小纸船》:“看!连一只小纸船都漂得这么久,这么远!”更何况怎样?
《听广播》:“这种联系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血液里……”这种“联系”指的是什么?
《标本》:“不要让一些无用的东西占去了地方……”什么是“无用的东西”?应该记住哪些?
5、少年旅行队队员们一路唱着欢乐的歌走来——齐读《旅行者之歌》。结合课文说一说你对“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的理解。
6、背诵《旅行者之歌》。
四、拓展延伸
诗中说:“大山它使我坚强、镇静,让我长得像一片茂盛的树林。大海它使我心胸开阔,热情汹涌。所有的河流,使我灵巧活泼,永远前进……”
“大山”“大海”和“所有河流”真有这么大的神力吗?你有没有这一类体验?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五、布置作业
背诵本文的最后一部分。
六、板书设计
少年旅行队
《出发》期待与激动
《老师》对知识、成长的渴望
《小纸船》美好的憧憬与梦想、热爱自然
《听广播》关注国家发展热爱生活
《标本》是非辨别,价值取向
《少年旅行队》教案 篇2
五年级课文《少年旅行队》是一组散文诗,它由《出发》、《老师》、《小纸船》、《听广播》、《标本》、《旅行者之歌》六首诗组成。这六首散文诗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的联系。该组诗以少年旅行队的远足旅行为线索,写了旅行队队员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抒发了队员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在生活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美好心愿。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出发》《老师》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名毕业班的学生了,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呢?(生交流)
2、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你们真的长大了,少了些童年的挚嫩,多了分少年的沉稳!少了些童年的任性,多了分少年的责任!还记得咱们五年级学习的那首题为《少年》的诗歌吗?(师生齐诵诗歌《少年》)3、过渡:少年,一个意气风发的美好年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柯蓝先生笔下的少年旅行队,开始新学期的第一课吧!
3、 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并观察思考,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往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分人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重点关注“簿”字(出示形近字比较:“薄”和“簿”),反馈:这篇课文里面含有一些小标题。(生述有哪些小标题,师相机板书)
3、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小标题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层次清晰,要点明确,并与开头构成了总分关系)4、师小结: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一会就发现了文章的结构特点。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诗,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从小标题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少年旅行队去了不少地方,不管去哪儿,他们旅行的目的只有一个,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在生活中学习)
5: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呢?书上有作明确的解释吗?
本文共计33923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少年旅行队》教案
本文2024-06-05 17:37:48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3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