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3

读《伊索寓言》

读《伊索寓言》(精选12篇)

读《伊索寓言》 篇1

        [教学目标 ]

      1、探讨中心意思(借助重点语句的理解弄清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2、深入思考,读懂有个性特色、有思想深度的作品。 

      3、走近钱钟书。 

  [补充资料]

      钱钟书在清华读书时就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当学生时,就被人们视为老师的“顾问”,他读书之多,中英文功底之雄厚,远远超出了他的同龄人。也有敢于质疑的精神,曾指出当时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源流》一书的瑕疵,震动文坛。(“他记忆精博,思力敏锐,辩才无碍”。“他随时都在动脑筋,读书的时候是他思想最活跃的时候,所以每读完一书,其精神实质全被吸收……最难得的是好学不倦,不论处什么环境都手不释卷……他好比一个精神世界的美食家,什么品种的美味都要尝一尝。” --郑朝宗《怀旧》) 

      另外参看课文后面的附录。重点强调并推荐其长篇讽刺小说《围城》。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研读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读全文,说说初读感受和读文疑点。 

  (二) 探讨性阅读,读懂较有难度的文章,如何深入?

  1、 主要暗示语句的寻找(寻找解读文章的钥匙――点睛之处):文本总有语句告诉你作者到底要表现什么思想,关键是把这些话找出来体会分析。

  2、 中间部分的材料各表现作者的什么见解?它与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何联系?

  (三) 具体深入的问题: 

      1、 从标题看,文章是读后感,那么作者读后究竟对《伊索寓言》持什么态度? 

      《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2、 文章一、二、三段的作用?作者对人类的“进步”、“现代文明”持什么态度? 

      作用是通俗地解题:说明人们为什么喜欢;持讽刺与否定的态度――越来越狡猾,越来越复杂,却自以为是“智慧”。 

      3、 蝙蝠的故事:――可鄙的自高自大!(蝙蝠是冒充同类,而人,却总要找到比同类强的理由和资本,在任何场合都想傲视别人,自高自大) 

      4、 蚂蚁和促织的故事:――可笑的是非定论!(故事中是扬蚂蚁贬促织,而人世间同样的事情该赞扬谁?世间的是非已不再那么可以简单判断) 

      5、 狗和它的影子的故事:――可恨的无知狂吠(在狗的身上看到了如狗一般狂吠乱叫,惹不得的无自知之明的人) 

      6、 天文家的故事:――虚荣的自欺欺人!(不甘心下台下野下面子,寻找理由聊以自慰) 

      7、 乌鸦的故事:――可悲的嫉妒心理(自己没有优点,也不甘心认可别人。自己得不到的好处,也千方百计让别人得不到。谁比自己好就打击谁对付谁,以求遮丑遮羞) 

      8、 牛跟蛙的故事:――可怜的自我陶醉(“Q”劲十足,不思进取) 

      9、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为富不仁!(越肥越富的人,越是不肯付出) 

      10、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贪得无厌,不知满足;为保所得,狡猾诉苦。 

      11、驴子跟狼的故事:――伪善皆是。(打着伪善的幌子干尽坏事的大有人在) 

  (四)启示:读书的价值在于思考! 

      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对《伊索寓言》以及寓言故事的作用的意见。未必要赞同作者文章里的观点,却应当从中明白一个道理:读书的目的不是尽信书本,而是促自我思考,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见地。 

    

      小结:理解文章的关键和汲取借鉴的关键在于弄清几个对比关系: 

      人们怎么看待《伊索寓言》――――――作者怎么看待《伊索寓言》(把握文章主旨) 

      伊索怎么说―――――――――――――作者怎么说(读懂文章材料) 

      钱钟书怎么读文―――――――――――  我自己怎么读文(敢于质疑,善于思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谈读本文的感想(不拘一格,各抒己见。)

  (二)作者生平轶事 

        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因他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取名“钟书”。 

       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


本文共计67892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读《伊索寓言》

读《伊索寓言》(精选12篇)读《伊索寓言》 篇1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教学目标 ]  &nbsp&nbsp&nbsp&nbsp1、探讨中心意思...
点击下载文档
标签: # 伊索寓言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