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 夜
阁 夜(通用15篇)
阁 夜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杜甫沉郁悲凉的格调、感受忧国忧民的情怀。
2、能力目标:反复研读文本,深入分析此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合 作探究的能力。比较阅读《阁夜》《旅夜书怀》。
3、情感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树立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比较阅读《阁夜》《旅夜书怀》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自主学习法。3、合作探究法。
授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15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杜甫的诗导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
——《登高》
二、作者介绍
1、杜甫,字子美,他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杜工部,又授左拾遗(谏官),故又称杜拾遗、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并被推崇为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著有《杜工部集》、
2、“阁夜”,即西阁之夜。
3、这首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4、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 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诗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 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感慨万千。他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力图在内心超越令人悲伤的现实。于是写下了这首“有无穷之思”的诗篇。
5、诗歌归类:按照形式,属七言律诗;按照有无完整的故事情节,是一首抒情诗;按照内容,属于即景感怀诗。
三、整体感知:这首诗歌作者写了些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
明确: 描写雪霁寒宵的冬夜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具体研习: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1、注意下列词语的含义,直译诗句。
岁暮 、阴阳、景、天涯、霁
2、思考:诗人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写出冬季日月催促日光变短,漫天的霜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止的场景。这是一幅寒冷孤寂的冬夜图景,抒发了作者孤寂、悲凉的感情。
3、哪两个字最具有表现力?
明确:“催”,这个字既是写景,又有作者的人生感受。“寒”,蕴含了作者心境。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1、注意下列词语的含义,直译原文。
五更、鼓角、星河
明确:五更时分,军营里悲壮的战鼓声和号角声穿越寂静的山谷在夜空中回荡,峡江中星空的倒影随着波浪动荡摇摆。
2、思考:
①诗人描写了什么声音?声音特点、效果怎样?
明确:鼓角声;悲壮;震动了江水,使倒映在峡江中的星光随着水波动荡摇摆,气象雄浑。
②表面看来写鼓角声,实则写出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这种写作手法叫做?
明确:国家战事紧张。侧面烘托。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思考:写了什么内容?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杜甫怎样的情怀?
明确:夜晚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很多地方传来渔人樵夫的歌声。
因为战争的消息传来,百姓的哭声、渔樵的歌声都是乱世的音响。夔州本已地处偏远,在这战乱的岁月里哀声遍野,可见战争的残酷。
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情怀。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思考:
1、卧龙、跃马指谁?他们有怎样的功业?
明确:诸葛亮、公孙述。卧龙诸葛亮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豪杰。
2、写这两个人物的用意何在?
明确: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之中,所有的一切最终化作历史的尘埃。诗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宇宙的永恒,人生的无常。
五、探究讨论:杜甫在这首诗中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感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
明确:
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岁暮阴阳催短景
客居天涯的凄寒——天涯霜雪霁寒宵
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卧龙跃马终黄土
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无奈——人事音书漫寂寥
六、作业
写一篇短文,鉴赏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不少于200字。
提示:从三方面着手,按照三个步骤。
明确:修辞、抒情方式、描写手法;叙、析、评
示例:采用声音描写,鼓角声、野哭声、渔樵的歌声渲染战争气氛,抒发沉重、痛楚的感情
七、请将此诗与《旅夜书怀》对读,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
旅夜书怀 阁夜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课堂练习
明确:中学语文在线
意境:相同:恢弘、雄阔
不同:《旅》疏朗、壮阔;《阁》悲壮、萧瑟。
章法:《旅》前两联是旅夜所见,后两联是抒怀,景
和情互相对照、生发。
《阁》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景中寓情。
课后反思:
阁 夜 篇2
本文共计42972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阁 夜
本文2024-06-05 17:45:34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