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李清照词《如梦令》中“争”的释义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4

谈李清照词《如梦令》中“争”的释义

谈李清照词《如梦令》中“争”的释义(精选15篇)

谈李清照词《如梦令》中“争”的释义 篇1

  张上明 [原创]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初中语文{试用本)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中,选了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词。课本在注释“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中的“争渡”时,是这样注解的:“[争渡]怎么才能把船划过去。‘争’通‘怎’。”笔者认为,将“争渡”的“争”解释为“怎”,有损文章的表现力,也似乎难合上下文的意思。

  《如梦令》一词的内容是追叙自己和朋友的一次夏日郊游的欢乐情景,词所写的是其中的一个生活精彩片段。正是由于“沉醉”而“不知归路”,才有“兴尽晚回舟”,结果“误入藕花深处”。也正是由于天色已晚,又迷了路,心里才有了慌张。而心里的慌张表现在行动上则“争渡、争渡”忙乱不已,连“溪亭”边的“一滩鸥鹭”也被“掠起”了。特别是连续的两个“争渡”,将当时的慌忙之情表现得一览无余。显然这里的“争”字解释为“争着”、“尽快地”比较合情合理。

  再从“争”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来看主要有三:(1)争夺,竞争。(2)争辩,争论,(3)规劝(读音为zheng)(见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代释“争”为“怎”极少见到。况且如果在这首词中将“争渡”的“争”释为“怎”的话,词中所描绘的慌乱忙碌的情景就荡然无存。如果仅有“怎么渡”,“怎么渡”的谈论或者思考,没有忙乱、焦急之中声势不小的划船激水,又怎么可能“惊起一滩鸥鹭”呢?

  (该文发表于《语文报》初中版315期2002\1\21)

谈李清照词《如梦令》中“争”的释义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3.理解这首词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了解有关词的知识,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2.理解词意。

  难点: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关键点:读词,读中感悟,理解这首词。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老师请你们观赏一幅画。(出示课件)

  2.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描绘。)

  3.师:同学们,这是描绘什么景色的图画?(学生发言)

  4.板书课题:9.如梦令,齐读课题。(指导朗读后鼻音“令”)

  5.介绍“词”。(课件出示)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做长短句,词有词牌名,而诗歌没有。最初的词,是歌词,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填写的。曲谱又称词牌。

  《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

  6.引导回忆学过的词《清平乐 村居》。

  二、初读课文,简介作者

  1. 简介李清照。(课件出示)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山东济南人。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以词的创作成就最高。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漱玉词》等作品。

  过渡:这首《如梦令》就是出自《漱玉词》,我们来看看李清照在这首词里写了什么样的风景,下面请大家自读这首词。

  2. 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想: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巡视指导,与个别学生交流。

  3. 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和词语。(课件出示)

  v    藕花    溪亭    沉醉

  v    兴尽    误入    争渡

  v    惊起    一滩    鸥鹭

  a.指名认读。及时正音。

  b.重点指导“兴”读第四声,“亭、争、惊”是后鼻音,“藕”字写法。

  (2)朗读这首词。(课件出示)

  v    如梦令

  v    【南宋】李清照

  v    常记溪亭日暮,

  v    沉醉不知归路。

  v    兴尽晚回舟,

  v    误入藕花深处。

  v    争渡,争渡,

  v    惊起一滩鸥鹭。

  (自读,指名读,范读,齐读等。)

  三、再读课文,读懂内容

  过渡:同学们,我们不仅要读通词,更要


本文共计48592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谈李清照词《如梦令》中“争”的释义

谈李清照词《如梦令》中“争”的释义(精选15篇)谈李清照词《如梦令》中“争”的释义 篇1  张上明 [原创]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初中...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