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教学案例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3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案例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案例(通用15篇)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案例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每个句子的意思,了解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

  2、能借助图画,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三、德育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教法学法情景绘画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会不会唱《童年》这首歌?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为大家唱一唱这首歌,好不好?(指名学生唱歌)

  唱得非常好!这首歌好听吗?(好听!)

  对!这首歌非常的动听,多年来,它不知道打动过多少人的心。特别是那朴实优美的歌词,让人回忆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所以有人说“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词却是情感的载体。”现代是这样,在古代也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样用歌词来表达情感的。

  (二)完成目标1

  《如梦令》和我们这篇课文学过的三首古诗有一点不同,它是一首词。那么,什么叫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板书目标1)

  关于词的知识,课前我已请同学们查资料了,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明确: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像“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请同学们试着用初学的知识来看一看《如梦令》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它属于词中的哪一类呢?

  (由学生自由发言,最后由同学总结:词牌名:如梦令,属于小令,因为它只有33个字)。

  (三)完成目标2

  下面我们用比赛的形式来深入学这首词,看一看,谁学得好,谁学得快。

  前后桌为一组,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进行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中获胜的组将获得一颗星,得星多的代表队就是最后大赢家。(老师出示准备好的问题)

  1、抢答题.

  首先,请大家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老师的停顿节奏,并借助课文的注释和作者的有关知识初步的理解本首词的内容。听完之后,请大家抢答下面的问题。注意,除了回答问题之外,还要从课文中找出答题的根据。

  ①老师配乐范读

  ②学生抢答

  题目:本首词的作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词人的一次郊游)这件事是发生在词人写作的当天吗?由哪个词知道的?(不是,“常记”)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夏天,“藕花深处”)她是一个人去的吗?有哪个词知道的?(不是,“争渡”)为什么要争渡?(“误入藕花深处”)为什么会误入?(“沉醉”)既误入,慢慢划出来不行吗?(不行,因为“日暮”)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③答题最多且正确率最高的队为胜利者,为该队加星。

  2、必答题

  ①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错了路,直到了荷塘的深处才发觉。尽管这景色迷人,还是急着寻找归路。怎么渡怎么渡的声音在静夜里格外清越,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鸣叫起来,扑腾腾飞起来,这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情趣横生的意境。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夕阳的余晖,清清的池塘,娇美的荷花,惊飞的鸥鹭,争渡的船只……这幅画面美不美?(美!)原来词人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这样一幅美妙的画面,可惜,我们却不能亲眼目睹。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为老师弥补这个遗憾呢?(愿意!)好,请大家拿出你们的纸和笔,将这幅美丽的画面画出来,展现给大家看。

  请每个代表队的同学共同讨论完成。画的时候,请注意词中所提及的事物。(学生作画,教师指点)

  学生完成画后,由学生自由进行评论,并选出最好的图画,为该代表队加星。

  ②在完成了以上的环境之后,同学们对本首词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了,下面我们要完成的是对本首词的当堂背诵。

  在这个环节,老师限时三分钟,请每位同学背诵本首词,在背的时候注意节奏和停顿,并在背诵中再一次体会作者的感情。老师会随机的在每队抽一位同学代表本队背诵。(学生背诵)

  教师抽背,并请同学们从熟练程度,背诵技巧,感情投入等方面评价,评选出胜利者,并为该代表队加星。

  (四)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们的学习目标已经全部完成,我们的比赛也到此结束。其实今天的胜负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竞赛中学到了知识,还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我相信,只要大家拥有像今天一样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那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生活中的大赢家!


本文共计41890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案例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案例(通用15篇)李清照《如梦令》教学案例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
点击下载文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