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2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理解诗人曲折抒发的惜春之情

  感受李清照言浅意深、含蓄曲折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理解诗人曲折抒发的惜春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李清照言浅意深、含蓄曲折的语言风格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人称“千古第一才女”,创“易安体”的李清照

  记忆课下文学常识

  2、介绍李清照的生平

  南渡前多写悠闲生活,韵调优美

  南渡后多怀乡忆旧,情调忧伤

  二、理解意涵

  1、朗读这首词,说说这首词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场景、对白?

  人物:主仆两人 

  场景:春雨后的屋中   

  对白:“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结合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联系下文,说说李清照昨夜纵酒的缘由可能是什么?

  不忍见花被吹落

  3、李清照醒后第一件事是什么?

  了解经历风雨后,庭院之中的海棠情况如何

  4、既然如此关切,念念不忘,李清照为什么不自己去看海棠究竟如何了?“试”体现出她怎样的心理?

  很关切,又不敢于、忍心面对

  5、从“却道”的“却”字,你能品读出诗人怎样的心绪?

  她心中早已知晓海棠花的境况

  对侍女粗心的不悦

  6、“知否,知否?”怎样朗读才符合诗人当时真实的情感?

  对侍女的粗心的嗔怪

  自己的心境无人理解的无奈

  7、“绿肥红瘦”写出了什么?诗人的用字有什么高妙之处?

  写出海棠花经历一夜风雨后可能的景象。仅仅四字就形象可感。

  用拟人的手法,更凸显诗人的爱花惜春之情

  8、作为一名女子,诗人的惜春其实还有怎样的一层含义?

  惜青春时光的短暂易逝

  三、朗读与总结

  1、理解女诗人惜春之后更为细腻的心绪后,带着这一份理解,再回过头来看前文,你对李清照之前的回避、躲闪、不忍有了怎样的认识?

  2、在跟深切的理解诗人内心曲折深藏的情感后,再一次朗读诗歌,在朗读过程中重读并重点感受以下字词:“试”“却道”“知否,知否?”“应是”。读出诗人内心复杂幽微的情感波澜。

  3、归;纳语言风格——言浅意深,含蓄曲折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 篇2

  一、准读全词

  1、拿出本子和笔跟着老师写一首小词,老师在黑板上写,你们把这首词写在本子上。好吗?

  2、这是一首清新、雅致的小词,自己把这首词读两三遍。

  3、[手指“兴”],这是个多音字,在词中应该读xing还是xing?听说过这样一个成语吗“乘兴而往,兴尽而返”吗?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想听吗?师述王子猷[yóu]的故事

  有一夜下大雪,王子猷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叫家人拿酒来喝。眺望四方,一片皎洁,于是起身徘徊,朗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他立即连夜坐小船到戴家去。船行了一夜才到,到了戴家门口,没有进去,就原路返回。别人问他什么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是趁着一时兴致去的,兴致没有了就回来,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4、“藕花”就是我们常说的?生:荷花,莲花。

  师:那这首词里的藕花可以换成荷花或者莲花吗?为什么呢?

  师:不知道?没关系,我们先把问好留在这里。

  5、“争渡,争渡”,为什么要重复两次?

  师:还有什么原因呢?我们再来看一首《如梦令》,还是李清照的(出示)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自己读读,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师:是的,同一个词牌名的词,字数和句式都是一样的,固定的。不仅如此,里面的平仄音也是固定的。。(板书:平仄)平表示一、二声,用“—”表示;仄表示三、四声,用“∣”表示。《如梦令》的第四句的平仄音必须是“仄仄仄平平仄”。如果把“藕花”换成“荷花”行不行了?第三个字就是平声了,就不符合如梦令词牌的格式了。所以,创作词,我们一般都说“填词”,根据固定的句式和平仄音填入不同的内容。

  7、除此之外,词和诗一样还讲究押韵,你看这首词押的是什么韵?(“u”韵)。

  师:是的,因为押韵,所以诗词读起来韵味十足,又朗朗上口。再读读,读出这首词的韵味。

  二、通读全词

  师:这首词呀,虽然很短,只有33个字,却讲述了一件完整的事件。我们先看看事情发生的地点在哪?

  师:好地方呀,潺潺的流淌溪水边有一座精致的小亭。时间呢?

  师:“溪亭日暮”,让你想起怎样的画面来了?

  师: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让我们把这种美通过朗读传递出来。

  师:时间,地点有了,那人物呢?师:只有她一个人吗?

  师:在那样的地方,那样的时候,词人和她的朋友们会在溪边的亭子里干什么?你看出


本文共计54092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精选17篇)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理解诗人曲折抒发的惜春之情  感受李清照言浅意...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