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教学设计
《乘车》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乘车》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三、活动三:动手摆
(一)摆圆片列式
1.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
2.根据列式动手摆:4+1+5=
3.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
(二)两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摆.并说出算式.
四、活动四:日常生活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能提出哪些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的问题?怎样解决?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
六、板书设计
乘车
2+1+4=7 7-3+2=6 6-3-3=0
《乘车》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4页、45页“乘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发展数感。
3、在有趣的观察比较中,经历纵向数学化的过程,感悟两步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连加、连减混合、连减的意义。能说出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连加、连减混合、连减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小朋友,你们一定都坐过公共汽车吧!今天,淘气、笑笑和几个小朋友要乘公共汽车看马戏。里面不仅有精彩的马戏表演,还有许多的数学知识,我们随着他们去看看。
(设计思考:利用乘车和看马戏表演的情境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学习连加
(出示课件)笑笑他们要乘公共汽车了,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呢?
根据这幅图的意思,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大多数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名乘客?
该怎样解答呢?应该把车上的2人,和正准备上车的3人,以及后面赶来的2人合起来。应该用加法计算。2+3+2
怎样计算呢?
淘气:先算2加3等于5,5再加2就等于7.
笑笑:我是用画圆圈的方法。先画2个红圆,再画3个黄圆,最后再画2个绿圆。一共有7个圆,就知道一共有7名乘客。
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这个算式相加的数多了,加号也多了。我们把这样的算式叫连加。
2、学习加减混合
(出示课件)公共汽车继续向前行,有到了一个站。你又看到了什么情境,你能说一说吗?
(出示课件录音)小峰:汽车到站了。车上原来有7名乘客。有2人上车,有3人下车。
你能根据这个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现在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我们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用7根小棒代表车上的7名乘客,有2人上车,就加上2根,有3人下车,就去掉3根。所以列式为:7+2-3
该怎样计算呢?先算7+2=9,9-3=6
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呢?
我们来听听小敏的想法。(出示课件录音)小敏:我列的算式是7-3+2,这种方法对吗?
正确。7-3+2又等于多少呢?自己算一算,有困难可以摆小棒或画圆圈。
我们看这两种方法。里面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这样的算式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比较合适呢?
这样的算式叫“加减
本文共计28558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乘车》教学设计
本文2024-06-05 17:58:14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3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