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教学设计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2

“乘车”教学设计

“乘车”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乘车”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上下车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的感性体验。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图形。

  教学流程:

  一、情景引入

  1、师:我们班有多少小朋友是天天做校车上下学的,请举手。(学生示意)平时坐校车时还记得应该注意什么么?学生回答。(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遵守乘车秩序,还不能把头伸到车窗外,要注意乘车安全…… )

  2、请大家仔细看一段视频(公共汽车上)人员上下车的情况。

  3、指名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有人上车,有人下车,车上的人员在发生变化)

  4、同学们知道么:每当公交车到站就会有人上车下车,我们坐校车或公交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下后上,讲文明懂礼貌,注意安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些乘车时的数学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淘气、笑笑和几个小朋友要乘公共汽车去动物园。一路美丽的风景,动物园里面精彩的动物比赛,都吸引着他们,让我们也随着他们去看看,喜欢吗?

  2、瞧!淘气和笑笑2人坐着公共汽车来接小朋友啦(课件演示图1),三家店到了,先上了3个人,还有2个小朋友在后面边跑边喊:“等等我,等等我。”最后他们终于没被丢下,都上了车。

  3、谁能将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完整地说一说?

  生:原来车上有2人,到三家店后,先上了3人,又上2人,现在车上有7人。

  (在学生叙述时,板书:2,3,2,7四个数字写在黑板上。)

  4、根据这幅图的意思,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大多数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名乘客? 师:(指着黑板上各数)你能不能试着用一个算式表示人数的变化呢?也就是一共有多少人?

  引导说出:2+3+2=7(师板书)。

  师:同学们,那你们是怎样得出7的呢?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汇报。)

  老师边讲边板书:2+3+2=7

  5、谁能借助学具给大家演示一下。学生板前演示。

  小朋友真聪明。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它有两个加号,有3个数相加等。)

  6、小结: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

  七里庄站到了,同学们请注意:课件出示图2。

  1、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谁愿意说说?

  生1:这辆汽车上有8人。

  生2:到站后从前门下来1人,从后门下来4人。

  师:看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完整,谁能提个问题呢?

  生:车上还剩多少人?

  2、师:问得很好“车上还剩多少人?”现在大家像老师一样,在小组里用手中的图形摆一摆图中的数学信息,再列式算一算。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锻炼。(8—1—4=3)

  师:像这样的计算我们叫它连减,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先算前面的减法,让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然后从得数里减去第三个数得到最后的结果。

  九棵树站到了,小朋友们请注意:课件出示图3。

  1、车上的人数又发生了变化,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车上有9人。

  到站后从前门上去1人,从后门下来5人。

  上车的人少,下车的人多,车上的人比原来少了。

  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 …

  师: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还有人想到了“上车的人少,下车的人多,车上的人比原来少了”,到底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呢?是比原来少了吗?我们找几个同学来演一演当时的场景。

  组织学生表演,再现当时的情境。其余学生认真观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师:你看懂了吗?

  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也就是乘客的人数,该怎样表示?

  板书:9-5+1=5 9+1-5=5

  师:怎样计算这两个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

  引导学生:两个算式都是先算前面两个数,再和后一个数算。

  3、设疑:这两个算式得数是一样的,可列式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呢?(小组讨论交流)说出:先加上上车的人再减去下车的人和先减去下车的人再加上上车的人。(给学生鼓励的掌声。)

  在这两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有加号和减号。

  小结: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计算。

  4、总结运算顺序

  我们来看这几道题,有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你在算这几道题时,都是按什么顺序算的呢?

  生: 我算时,加法在前,就先算加法;减法在前,就先算减法。

  生:我发现,这些题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教师总结: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试题里,我们应该按照从前到后或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

  三、拓展新知

  动物园到了请小朋友下车,要注意安全。

  1、师:这一路我们学习了许多与乘车有关的数学知识。大家还想再获得一些新的知识么?让我们走进动物园去


本文共计22181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乘车”教学设计

“乘车”教学设计(精选10篇)“乘车”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
点击下载文档
标签: # 乘车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