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 《摘果子》教学设计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1

一年级数学教案—— 《摘果子》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 《摘果子》教学设计(精选17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通过摘果子这一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中的联系。

  教学重点:减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1、分果子情景创设,

  (1)先让学生同桌合作分果子,

  (2)说一说,分的过程。

  (3)得出算式5-2=3

  3、自主探究,体验减法

  (1)认识减法算式,和”-“号。

  (2)找一找,说一说身边的减法。

  3、初步尝试

  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一做。

  学生交流。

  4、实践巩固

  (1)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

  (2)练一练第1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可用手帮助。

  (3)第3、4、5,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引导发现其中的规律。

  5、数学游戏,学生同桌进行。

  6、小结:这节课你什么地方学的最有趣啊?

一年级数学教案——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认识减法的含义。

  2、会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

  3、能根据提供的情境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减法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是什么日子,你们知道吗?(中秋节)对,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今天智慧老人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呀,给每个同学都带了礼物!请闭上你的双眼,伸出你的小手接受礼物吧!(生闭眼睛)智慧老人给你们每人一棵智慧树,现在让我们的智慧树生长、发芽(师生齐做幼芽生长动作)。很快,每个同学的智慧树上结出了5棵智慧果,你想摘几棵,树上还剩几棵?(生先摆圆片,然后指名说说自己想摘几棵,树上还剩几棵)

  二、探究新知,学习减法。

  1.初步感受减法的含义。

  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引导观察,

  (1)笑笑也来摘果子。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引导得出:树上原来有5个果子,摘走了2个,还剩3个)

  (2)师述:树上本来有5个果子(板书: )被笑笑摘走了2个(

  现在树上还剩几个果子呢?

  (3)用手指表示笑笑摘果子的过程。

  学生伸手说,老师随学生的口述摘数5、2、3。

  (4)列式。

  (5)说明: 5-2=3读作“5减2等于3”,这样的算式叫做减法算式,中间的“-”叫做减号,表示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是多少时就要用减法计算。

  (6)说说5-2=3中的5、2、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链接生活,再次感受减法。

  小组内讨论说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5-2=3还可以表示什么?

  三、动手操作,体验感悟。

  1、分铅笔(师拿出5枝铅笔,奖给刚才表现好的同学,然后请同学说说老师做了什么?如何用减法算式表示?奖一枝说一次,并请同学们说时带手势。)

  2、分学具(生拿出自己的学具和同桌一起边分边说算式)

  四、新知应用,解决问题。

  现在让我们用所学的知道解决几个实际问题。(课件出示课本图片,指名说图意,并用算式表示。)

  1、取书图。

  2、小刺猬背果子。

  3、小鸟摘樱桃。

  4、小老鼠偷面包。

  五、玩中体验,加深印象。

  1、鳄鱼吃猴子。

  (右手表示猴子,五指捏拢又放开,表示小猴荡秋千;左手五指表示鳄鱼,成扁平状,左手向右手靠拢,并夹右手手指,表示吃猴子。边做动作边说:“五只猴子荡秋千,一只鳄鱼游过来,啊呜一口吃掉它;四只猴子荡秋千,一只鳄鱼游过来,啊呜一口吃掉它……猴子不见了,到哪去了?全被鳄鱼吃光光!”,边述边做,完成一遍动作,然后一句一句地说,并指名说说每一句如何用算式表示?)

  2.手指操

  (1)对数。5 的组成。(师:我出1,生:我对4,1+4=5、4+1=5)

  (2)手指减法(只用一个手的五指,一同学打手势,同桌用减法算式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五指减法图上的内容。

  六、谈谈收获、总结全课。

  1、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身边有许多减法问题。师:那你知道我们身边的哪些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解决?生:比如拿走了,还剩下……你们的收获的确很大。我们以前就知道,把两部分合并成一部分,求总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又明白了,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2、找找在你的周围,哪些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解决,跟同学们说一说。

  七、板书设计。

  摘果子

  5 - 2 = 3 读作:5减2等于3

  减号

一年级数学教案——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3

  一、背景与导读:

  “摘果子” 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中第26-27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5以内的加法的意义和算法后,第一次接触5以内的减法,重在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计算方法,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减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课。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积累和经历了大量的减法事实,在教学时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减法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体会减法的含义。同时,应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学生体会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


本文共计28281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一年级数学教案—— 《摘果子》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 《摘果子》教学设计(精选17篇)一年级数学教案——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通过摘果子这一情景...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