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借助情景,感知“0”的真实含义,会正确书写“0”
二、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
三、教学流程设计
1、创设情景
(1)出示小猫钓鱼图,讲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第1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2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再来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
一条都没有怎么来表示呢?
2、自主探索,体验0的含义
(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来表示“一条都没有”
(2)同桌交流
(3)集体反馈。
得出: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
0是一个数,比1、2、3、4......要小。
(4)指导“0”的书写。
3、实践体验
(1)学生“分铅笔”
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想一想“0还可以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4、拓展巩固
(1)数一数有几朵花,并写下来。
(2)读一读,写一写。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0“
5、小结: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以轻松、诙谐的歌声表现小猫钓鱼的有趣情景,并使他们懂得做事必须“一心一意”的道理。
(2)通过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参与音乐活动,并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情绪表现,感知音乐要素。
【教材分析】
歌曲《小猫钓鱼》是一首诙谐的叙事性歌曲,通过对小猫钓鱼的前后两种态度的描绘,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认认真真、专心致志,三心二意必将一事无成。深刻的道理、善意的嘲讽,都溶入活泼风趣的艺术形象之中,达到了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目的。
歌曲为大调式,采用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前三个乐句各4小节,第四乐句由弱拍进入,扩充为6小节。这一个段落中以短时值的音符和频繁的休止符组成的节奏刻画了小猫活泼、好动的神态和性格,旋律的上行大跳(如5 3 0 3 │, 5 4 3 2 │ )以及断续的进行,造成了的夸张的语气,表达了对小猫做事三心二意的善意讽刺和改正缺点后的连声夸奖。歌曲这部分以叙事为主,具有戏剧性效果。
第二乐段的前一乐句转为拍子,旋律从高音区开始,音调连贯,节奏舒展,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后一乐句仍转回拍,运用了第一乐段中的旋律素材,使歌曲前后呼应。这一段落着重于感情的表达,为小猫的失败而惋惜,为小猎的成功而欢欣。
歌曲的两段歌词分别描绘小猫对事物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表达了歌唱者不同的情感反应,因此在演唱时,应根据具体的内容,在力度、音色和表情上相应的不同处理。
歌曲的引子与间奏生动活跃,富有情趣,对塑造歌曲的诙谐、活泼的艺术形象起到了加强补充的作用。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如何根据歌词内容来处理并表演歌曲。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投影、电脑cai课件、录音机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基本练习部分]
(1) 跟我唱:1=f←→bb
(2) 5 1 1 1 7 6 5 0 5 3 3 3 3 2 1 0
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
教师在练习过程中提出要求:身体坐平稳,嘴巴自然张开,跳跃地跟老师唱。
(2)跟我拍:
x x o x | x x x | x x x x | x –||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o||
教师组织学生评价自己拍击的节奏与老师有没有不同?
结合学生回答提出“休止符”与“附点八分音符”注意拍击正确。
[歌曲教学部分]
(情景导入):阶段目标:通过幻灯片师生交流导入课题
点击cai课件(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幻灯片①,猫的图片及名称。
师:“猫是我们大家都喜欢的小动物,谁能说一说,你都知道关于猫的哪些故事?”引入课题《小猫钓鱼》(点击幻灯片②出示课题)
(德育渗透):阶段目标:通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学生获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一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学生讲述)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做事要专心;做事要一心一意;做事不要三心二意……
师小结:我们大家在生活和学习中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专心,不要三心二意。
(感受歌曲):阶段目标:初步感受歌曲音乐风格,简析歌曲。
分别点击幻灯片③-⑦并插入歌曲录音同步播放,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欣赏。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风格,并分组讨论、归纳、简析歌曲。
师:你认为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生:情绪活泼幽默。
生:歌曲为与相结合的混合拍子。
生:歌曲中的八休止符运用比较多。
生:歌曲的二段
本文共计25225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本文2024-06-05 18:00:36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3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