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1

表内除法

表内除法(通用16篇)

表内除法 篇1

  一、教学内容1.除法的初步认识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结合上面内容进行。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编排特点 1.加强除法概念的教学。   (1)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原通用教材只安排一个例题,教学“平均分”含义。实验教材将“平均分”列为一小节,安排3个例题,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充分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为教学除法建立良好的认知基础。   (2)更加注重概念的本质特征。   除法不再从两种分法进行教学,而是建立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   两种分法安排在“平均分”中,作为分东西的不同分法。   2.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展示了学生生活经验中不同的分法。   利用学过的连加、连减和乘法的基础,呈现了学生自主探讨的不同求商方法。   3.解决问题结合相应的内容进行。   “解决问题”的内容,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先编排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再编排用乘、除法两步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四、具体内容   (一)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   (1)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在建立“平均分”概念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平均分   主题图 (1)呈现了二(1)班学生分春游食品的情境,其中包含了四个“每份同样多”的例子:矿泉水每份2瓶,面包每份2个,橘子每份3个,糖每份6块。使学生知道分东西每份分得同样多在生活中到处存在,为引入“平均分”做准备。   (2)学生会列除法算式后,可以回过头来让学生用除法算一算主题图的每份东西的数量。充分利用主题图。   例1(引出“平均分”)   (1)由学生分糖和橘子的情景图引入,让学生说一说糖和橘子是怎么分的,糖每份几块,橘子每份是同样多吗,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   (2)看一看主题图中其他两种食品是怎样分的。   由上,引出“平均分”。   例2(探讨“平均分”的方法)   (1)由主题图分橘子引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    (2)探讨分的方法:可能有的每次每盘放1个,有的每次每盘放2个,也可能两种方法同时并用,教材提出“还可以怎样分?”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但可以问一问哪种分法比较快。   (3)通过操作、交流进一步体会:无论怎样分,只要分的结果是每份同样多,都是平均分。   做一做(第14页) 呈现12瓶矿泉水的实物图,要求学生把它们平均分成3份,说说是怎样分的。让学生再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学会平均分的方法。   可增加矿泉水的瓶数,如15瓶、18瓶,让学生在平均分的过程中,自主选择比较快的方法。   例3(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1)呈现了一幅学生准备租船的情境,要算租几条船,要用平均分来解决。   (2)可用直观方法,每4人站在一起,数有几个4。这里不要求列算式。   (3)学完除法后,可回头来列式解答。   做一做(第15页) 用平均分帮助小熊解决分筷子的问题。让学生明确每位分几根。   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法。   加法:1位2根,2位4根,……6位12根。   减法:1位分2根,还剩10根;再给1位分2根,剩8根……。   乘法:1位2根,6位几根。   2.除法   例4(教学除法的含义)   通过熊猫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说明除法的含义(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由此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   例5(教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熊猫每4个一盘地分20个竹笋,分了5盘。使学生看到分的结果仍然是每份同样多,也是平均分,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由此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按被除数从小到大分成两段。   (1)被除数不超过12(即所用的乘法口诀中积不超过12的)。   利用学过的连加、连减和乘法的基础以及“平均分”的实践经验,促使学生自主探索不同的求商方法。   (2)被除数不超过36。(突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例1(被除数不超过12,探讨求商的方法。)   (1)除法的结果,前面学生已学会通过分、连线等直观方法得出,这儿的重点是探讨求商的方法。   (2)从猴妈妈分桃,引出两个除法计算问题。   (3)第(1)题:多种算法:连减(算剩下的)、乘法口诀(算分掉的),小精灵用口诀求商。   (4)提出:你喜欢哪种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索和交流不同算法,体会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快。   (5)第(2)题,鼓励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但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法。   例2(被除数不超过36,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   (1)呈现学生植树情境,用乘法算出一共栽了多少棵树(一个乘法算式)。   (2)结合情境和乘法算出的结果,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列出两个除法算式,对照乘法算式,想口诀求商。   (3)“你是怎样算的?”组织学生交流,加深对用乘法口诀求商思路的理解。   做一做(第24页) 第1题(被除数不超过12 ,配合例1)   没有插图和乘法算式,每组是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鼓励学生直接想出用哪句乘法口诀求商。   第2题(被除数不超过36,配合例2)   乘法算式和相应的两个除法算式编排在一组,帮助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掌握求商方法。   填完得数后,让学生


本文共计51560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表内除法

表内除法(通用16篇)表内除法 篇1  一、教学内容1.除法的初步认识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结合上面内容进行。 ...
点击下载文档
标签: # 除法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