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通用16篇)
平行四边形 篇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的概念及其特性,并会画的高.
(二)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的关系.
(三)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作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掌握的定义及其特性,画的高是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与之间的关系是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几何图形,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投影)
在明确它们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基础上概括出: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呢?
(学过的四边形有长方形、正方形、.)
你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表面是吗?
教师出示挂图,让学生初步感知.
我们已初步认识了,那么什么叫?它有什么特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理解的定义.
首先出示一组图形:
这些图形是什么形?它们有什么特征?
①动手测量.
指名一学生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检验一下,每个图形的对边怎样.
其余同学用三角板检验课本151页3个图形的对边.
然后再用尺子度量一下每组对边的长怎样.
②抽象概括.
根据你测量的结果,能说说什么叫吗?
小组先议论一下,(可能说出每组对边分别相等,也可能说出每组对边平行)再让到黑板上测量的同学说出检验与测量的结果,从而引出的确切含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板书)
教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相等,因此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反馈: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投影)
2.的特性.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性,那么有什么特性呢?
(1)教师演示.
教师拿一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
学生明确: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
(2)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并测量一下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特性.
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有不稳定性.(板书)
(4)对比.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
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如汽车间的保护网,推拉门、放缩尺等.)
3.学习的底和高.
(1)认识的底和高.
出示: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
从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的高.这条对边叫做的底.
(2)找出相应的底和高.
出示:(投影)
观察上图中,有几条高?它们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
从而让学生明确:从B点画高,它的底是CD;从D点画高,它的底是BC.
(3)画的高.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画高的方法,高的画法与其相同,都用过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但通常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这里高要画在内,不要求把高画在底边的延长线上.
同学动手画高:152页“做一做”.
4.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的关系.
教师利用长方形框,拉动长方形的边,使其变成不同的.还可把变成长方形,比较一下长方形和的异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点是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也具有的特征,也属于.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把长方形看作是特殊的.
比较正方形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正方形也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也是直角,正方形也可看作是特殊的.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是直角的共同点,而正方形还有四条边相等的这一特征,因此正方形还可看作是特殊的长方形.
这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
(三)巩固反馈
1.说说什么叫做?它有什么特性?
2.在下面图形中画高,并指出它的底.
3.在下面图形中,画出两条不同的高.
4.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四)作业 (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直观演示,操作实践等手段,给学生建立明确的概念.
新课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让同学利用前面讲过的检验平行线的方法,检查三个不同形状的,然后再用尺子度量一下每组对边的长度,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的特征,从而抽象概括出的定义.
其次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实际操作,发现的特性,就是具有不稳定性.
然后认识的底和高,并会画高.
最后通过比较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行的异同点,明确它们的关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并用集合图表示.
在教学或练习中,既要重视直观演示,运用比较的方法,又要加强动手操作,量一量、画一画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能力.
板书设计
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特性:不稳定性.
画出两条不同的高
平行四边形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意义及特征,了解其特性,能够正确画出底所对应的高.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
教学难
本文共计49968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平行四边形
本文2024-06-05 18:24:30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