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教案
《旋转》教案(通用14篇)
《旋转》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
(1)钟表的转动;
(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新课讲授
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四、课堂练习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我们知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教学板书:
旋转
顺时针旋转
逆时针旋转
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经理观察对比的思维过程,再通过交流,使学生对旋转运动的特点印象更加深刻,进而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所以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一部分学生对于旋转后的图形很难把握。
《旋转》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31页的例题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判断某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哪种现象。
3、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
4、能说出生活中的各种平移和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法设计:
实践操作法
学法设计:
合作交流法讨论探究法
教具准备:
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带大家到游乐园学习数学知识—平移和旋转。(看课本第28页的彩图)
二、新授课。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1)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
(2)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怎么分的?
(3)自己先分一分,有什么困难再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1)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A:平移: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
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这种运动就叫做什么?(平移)
B:旋转:大风车、摩天轮等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这种运动叫做什么?(旋转)
(2)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了解平移、旋转的现象和特征。
(3)用学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
小结:通过观察,举生活中的例子,初步感知物体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三、课堂检测。.
1、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课本P34页第7题)
2、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
(1)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么移呢?(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2)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会移吗?
(3)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们会移吗?(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4)教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5)教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6)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你们会移吗?
(7)哪几条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课件出示课本P33页第4题)
全课总结
本文共计23500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旋转》教案
本文2024-06-05 18:26:40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