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案
《牛郎织女》教案(精选16篇)
《牛郎织女》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韵味。
4.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领悟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牛郎织女热爱自由、勇于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
相关古诗词、家乡的传说故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
1.读一读。
齐读秦观的《鹊桥仙》。
2.过渡。
佳期如梦,牛郎织女的美满生活到底出现了什么变故呢?结果又如何呢?请看续篇。
二、初读课文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熟悉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主要以织女为线索)。
幸福生活被王母抓走呼牛郎相救七夕相会
3.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
4.在交流中进一步熟悉故事,为进一步感悟及复述做准备。
四、探究感悟
1.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引导抓住书中的发誓、怒气冲冲、一把抓住、狠狠一推等词,回顾上一课书中成天成夜地织、自由也没有了等句子来理解。
2.织女被抓回去后,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具体情况,书中没写。但王母娘娘如此专横,我们能想象得到织女所受的惩罚一定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一定是可怕的。这样的结果,织女想到过吗?(可是有时候也发愁说明她是有心理准备的。)可她为什么还要下凡到人间?
预设:
学生可能会说人间自由幸福。此时学生的思维可能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应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织女所感受到的人间幸福、所追求的人间自由的真谛。
人间幸福?在天上做神仙,住的是玉宇琼楼,能施万般法术,还能长生不老。可在人间,这些都不可能再得到了,连住的都不过是间草房。
天上辛苦?晚上得空一词可看出织女和牛郎劳作十分辛苦。
明知会有祸患,织女到底为什么义无反顾地下到人间?
再读再悟。第二次交流。
通过书中的相关句子,引导学生了解织女追求理想的爱情,珍惜亲情。了解此时的劳作是为孩子、老牛、牛郎,织女为爱而劳作,是自愿的,是自由的。
小结板书:追求爱情、追求自由。
3.你喜欢织女吗?请你来夸夸她。
( )的织女
相机完善板书:勇于抗争
五、讲述故事,合作表演
牛郎织女的勤劳、勇敢,特别是织女对爱情、对自由的向往、追求,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你能把前后两课书的故事情节连在一起完整地讲述吗?也可和你的同学合作表演出来。
①小组练习。
②全班汇报。
③略作讲评。
六、拓展活动,自选其一
1.扩展阅读《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2.搜集家乡的传说。
3.民俗知多少。(连线)
七夕节 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 正月十五 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 七月初七 赏月、吃月饼
元宵节 九月初九 拜月、乞巧
中秋节 八月十五 看灯、吃汤圆
板书:
牛郎 织女
勤劳 追求爱情
关心他人 追求自由
勇于抗争
《牛郎织女》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高兴地回答”):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
第四部分(“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
本文共计41949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牛郎织女》教案
本文2024-06-05 19:01:43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