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人体的支持与运动(通用2篇)
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人体骨骼的组成。
3.通过观察说明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长骨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长骨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教法设计及
学法指导 实验法、观察法、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教 师 课件编号:013
学 生 画人体骨骼模型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备 注
【引入】
我们来做一个屈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是由人体的哪些部分参与完成的?
【新授】
【讲解】
骨
运动系统 骨连接
骨骼肌
【展示课件】人体的骨骼组成
【布置】拼装人体骨骼模型 【布置实验】观察长骨的结构
取一块新鲜的猪的长骨(如股骨),用锯子把它纵向锯开,从外向内依次观察。
1.用解剖刀从骨的表面剥离出一层膜,这是骨膜。用镊子拉一拉骨膜,感觉骨膜坚韧吗?观察骨膜的颜色,里面有血管吗?
2.对照图16—2,观察长骨纵剖面上的骨松质和骨密质。看一看,这两种骨质分别位于长骨的什么部位?骨质的形态结构又有什么不同?
3.观察骨髓分布在什么部位,是什么颜色,用解剖刀除去中央一部分骨髓,可以看到中空的骨髓腔,说明长骨是管状的。 【小结】布置学生完成
【布置作业】课课p37—38
【讨论、回答】
略 【观察、自学】 头骨
人体骨骼 躯干骨 上肢骨
四肢骨
下肢骨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组成。
【动手实践】
1.拿出事先画好的骨骼图,在不同的“骨”上涂上不同的颜色。
2.将已着色的“骨”贴在硬纸板上,再把每一块“骨”剪下来。用胶水或订书机再将骨连结成一具骨骼。
【实验、观察、小结】 骨膜 骨密质
骨 骨质
骨髓 骨松质 骨膜是骨表面的一层坚韧的结缔组织膜。骨膜内含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中的血液对骨有营养作用;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骨折以后由于成骨细胞的作用骨能够愈合,这是骨的再生。
骨密质致密而坚硬,在长骨中,骨密质大部分集中在内干部分,抗压很强;骨松质则分布在长骨两端的部分,结构疏松,呈蜂窝状,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
长骨骨干的骨髓腔中和骨松质的空隙里都有骨髓。幼年时期的骨髓呈红色,具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增长,骨髓腔中的红骨髓逐渐变成黄骨髓,就失去了造血功能。当人失血过多时,黄骨髓能够再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但骨松质中的骨髓始终是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小结】
本课收获略 分清骨与骨骼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很是抽象,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在做中去体验、去感受、去获取知识。 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而不是看书去获得。
【教学后记】
课 题 第16章 第1节 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骨连结的形式。
2.通过观察说明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说出人体主要的骨骼肌及骨骼肌的结构和收缩特性。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关节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人体主要的骨骼肌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难点 关节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教法设计及
学法指导 观察 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
课前准备 教 师 课件编号:014
学 生 无
教
本文共计8312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本文2024-06-05 19:21:27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