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运动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3

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精选15篇)

维新变法运动 篇1

  八年级上册第7课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

  【特别提示】

  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来教学,如果机械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答案】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主备人:定陶镇中刘景元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公车上书”的有关史实;知道严复的主要思想,并了解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仔细阅读课本35页第一目内容,完成1—2问题:

  1.康有为为什么要发起公车上书?

  1895年春,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举国震惊。

  2.上书是否达到了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上述没有达到目的,但是康、梁等为救亡图存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二、阅读教材第36页“警世洪钟《天演论》”,回答第3题:

  3.《天演论》为什么被称为警示洪钟?

  严复在《天演论》中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用西方思想来解释维新变法,令人耳目一新。严复的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三、阅读教材第37—38页内容,回答4—5题:

  4.光绪皇帝为什么决心变法?发布哪些变法诏令?

  民族危机的严重,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光绪帝不甘做亡国之君。

  主要内容: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5.这场维新变法的结局如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维新变法最终失败。

  维新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只记这一句话就行)。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独立思考成为习惯)

  1.维新变法运动,尽管得到了清朝皇帝的支持,可变法还是失败了。造成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的斗争勇气,采取改良途径,发展资本主义

  (2)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3)维新派举止失当,过于激进,加速了失败的步伐

  (4)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

  (5)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终于失败

  (6)袁世凯的出卖和慈禧的政变

  注意:让学生思考回答。

  2.有人认为维新变法运动彻底失败了,仅给中国留下了一所京师大学堂;也有人认为

  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你如何评价维新变法的影响?

  维新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理解。

  【归纳整理】维新变法经历了“序幕”、“高潮”、“失败”三个阶段,请你列出每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并用几句话简介一下。

  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等联合了1300多名影视剧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

  高潮:戊戌变法。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失败: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海外,谭嗣同等人被捕牺牲。戊戌变法持续103天,最终失败,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拓展练习】

  1.(•江苏徐州)下列书刊中,属于中国近代较早介绍西方生物进化论思想的是(   )

  a            b         c         d

  2.(•广东东莞)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3.(•广东佛山)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末最敏感的人”,因为他(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主张民主共和思想

  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             d.宣传“物竞天择”观点

  4.(•临沂中考)近代史上那位清朝皇帝“富有


本文共计55611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精选15篇)维新变法运动 篇1  八年级上册第7课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  【特别提示】  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
点击下载文档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