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教学设计
《识字2》教学设计(通用13篇)
《识字2》教学设计 篇1
识字6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种笔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为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打下基础。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了解形声字的结构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看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1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不断的发展前进,大城市的面貌不断地改变,许多高大的建筑和配套的设施破土而出,让人感到惊诧不已。
2 播放街道的录像片断。
二 看图学词
1 请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城市里有什么,并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我们看见城市里有( )。”
2 出示对应的词语,请学生分别说说是在哪里看见过。
(1) 分别出示词语,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2) 请学生说说自己熟悉的建筑、设施、交通工具。
三 诵读韵文
1 请学生自由读韵文,并指名请学生读韵文,再齐读韵文。
2 请学生发挥想象,联想现代化的大城市是什么样的?
3 指导学生看图背诵课文,并介绍自己所熟悉的大城市的新风貌。
四 练习生字,巩固复习
1 请学生练习为词语“找对象”,再“开火车”读生字。
2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强调形声字的字形结构:请注意“林”左边的“木”字做偏旁时,要把哪改为点。
1 认真听老师讲解,进入新课的学习。
2 兴致勃勃的看录像,感受繁华城市的景象。
1 认真看图,积极地进行说话练习:我们看见城市里有超市、电信大厦、地铁出口处、林阴大道、轿车、立交桥、花坛和草坪等事物。
2 认真看老师出示的词语,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1) 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认读字词。
(2) 按要求进行说话练习。
1 认真练读韵文,再按要求,全班齐读课文。
2 仔细思考并分组交流讨论后答:现代大城市高楼林立,交通发达,景象繁荣,充满生机,活力无穷。
3 试背课文,并上台发表自己的意见。
1 练习将词语和图一一对应起来,并积极参与游戏,练读生字。
2 认真听老师指导生字的书写方式,注意老师强调的地方,并练习描红。
第2课时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复习检查
1 指导学生读词语,并练习给生字“车”、“交”、“林”、“阴”组词。
2 指名请学生背诵韵文。
二 学习新笔画,指导练习书写生字,进行巩固复习
1 指导学生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撇。
2 引导学生思考是如何记得这些字的写法的。
3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道”字先写“首”,再写走之儿;“交”字最后两笔时先写撇,再写捺。
1 自由大声朗读词语,并练习组词:“车子”“交通”“树林”“阴天”。
2 按老师要求背诵课文。
1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新偏旁。
2 分组交流讨论识记方法。
3 仔细听老师分析字形结构,再认真进行描红练习。
板书设计
识字6
喷泉 雕塑 音乐厅 花坛 草坪 林荫道
大厦 电梯 停车场 轿车 地铁 立交桥
《识字2》教学设计 篇2
设计理念:
汉字起源于生活实践,从汉字的“六书”可以发现,每个汉字都与生活中的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握汉字与生活的内在关联,就把握了识字的基本规律,即将汉字与生活建立起丰富而又密切的联系,实现“识字与识世”的统一。如此,识字教学便是引导学生通过认读汉字来认识世界,真正体现识字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如此,汉字不再是印在书本上静态的冰冷的文字,而成为活在学生生活中带有温度的事物。
本课借助“转盘识字”的方式,旨在让学生获得对形声字的构字方式及认读方法的直观经验,并通过师生间的适度对话,将汉字融于生活化的语境中,使之活起来,以此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识记与运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内在动力,进而逐步走向独立识字的自由境界。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转盘识字,了解形声字的基本特点及认读方法,认识竖心旁和眼目旁;
2.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在具体生活语境中识别生字,积累并丰富语汇;
3.继续练习按笔顺描红和仿写。
教学活动及意图:
板块一:转盘识字
1.教师出示本册教材中的《识字4》,帮助学生回顾“转盘识字”的基本方法:先识“基本字”,再转换“偏旁”识新字,最后根据新字读新词。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转盘识字”法,自学《识字8》。<
本文共计31598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识字2》教学设计
本文2024-06-05 19:36:22发表“教案学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74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