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考点介绍及重要知识点分析

栏目:教案学案发布:2024-06-05浏览:4

《生活与哲学》考点介绍及重要知识点分析

《生活与哲学》考点介绍及重要知识点分析(通用12篇)

《生活与哲学》考点介绍及重要知识点分析 篇1

  专题二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高考考试大纲对本专题的考点要求: 四、探究世界的本质   五、把握思维的奥妙  六、求索真理的历程1. 哲学的物质概念  ①     自然界的物质性②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 哲学的运动概念  ①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②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 物质运动的规律   ①规律的概念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物质决定意识  ① 意识的起源  ② 意识的生理基础  ③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5.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②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实践  ① 实践的概念  ② 实践的特点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④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真理  ① 真理的客观性  ② 真理的具体性  ③ 真理的条件性  ④ 真理和谬误  10.认识过程  ① 认识的反复性  ② 认识的无限性  重要知识点分析: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一、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及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只有完整地理解它,才能正确理解其他地哲学概念和哲学原理。3、理解物质概念时应把握的要点:① 把握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它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只有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同时要把握物质的可知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② 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的具体形态除了具有共同的唯一特征——客观实在性外,还有自己的个别特征。我们既不能用物质去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又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统一性。③ 要知道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的关系:自然科学中讲的物质是指有形的实体,是物质的具体形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囊括了整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反映的是自然界和社会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唯一特征。两者不能等同。④ 要划清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在对物质含义上的界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由实物构成,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则将物质同原子等自然科学物质具体形态等同起来。⑤ 把握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这个本原是物质而不是精神,并不是说世界上只有物质的东西,没有精神的东西。5、世界是物质的(1) 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⑴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⑵从存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6、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二、如何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1、运动及运动的基本形式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按从低级到高级的形式排列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五种运动形式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可见,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要求:既要坚持辩证法的运动观,反对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又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反对唯心主义的运动观。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1)区别:① 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指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或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② 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2)联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绝对运动中包含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三、怎样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2、规律与规则、定律不能等同;规律是客观的普遍


本文共计117679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生活与哲学》考点介绍及重要知识点分析

《生活与哲学》考点介绍及重要知识点分析(通用12篇)《生活与哲学》考点介绍及重要知识点分析 篇1  专题二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高考...
点击下载文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