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观后感优选
安全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观后感优选 篇1
在高度文明的今天,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仍然离不开火。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先进,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什么是火灾?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和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莫过于火灾。
一、消防工作的重要性
消防工作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保障条件。当前,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密切,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轻视消防作用,是不珍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是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不负责任的表现
二、发生火灾怎么办
发生火灾时,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量力而行。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火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灾熄灭。如果火热较大,正在燃烧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
1、牢记火警电话119。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地区,可以打锣敲钟、吹哨、喊话,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一齐来灭火。
2、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或乡村地区。
3、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4、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5、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6、遇有火灾,不要围观。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
7、不能乱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三、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现代教学楼由于楼层逐渐增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学生密度大,加上课桌、课椅等可燃物较多,当发生火灾时,逃离比较困难。一旦楼房着火,应当按以下方法逃生:
1、当发现楼内失火时,切忌慌张、乱跑,要冷静地探时着火方位,确定风向,并在火势未蔓延前,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火灾区域。
2、起火时,如果楼道被烟火封死,应该立即关闭房门和室内通风孔,防止进烟。随后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防止吸入热烟和有毒气体,并将向上的衣服浇湿,以免引火烧身。如果楼道中只有烟没有火,可在头上套一个较大的透明塑料袋,防止烟气刺激眼睛和吸入呼吸道,并采用弯腰的低姿势,逃离烟火区。
3、千万不要从窗口往下跳。如果楼层不高,可以在老师的保护和组织下,用绳子从窗口降到安全地区。
4、发生火灾时,不能乘电梯,因为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或被火烧坏;应沿防火安全疏散楼梯朝底楼跑;如果中途防火楼梯被堵死,应立即返回到屋顶平台,并呼救求援。也可以将楼梯间的窗户玻璃打破,向外高声呼救,让救援人员知道你的确切位置,以便营救。
安全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观后感优选 篇2
为切实开展好全国第“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主要领导系列批示指示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市围绕“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的活动主题,早安排、早部署,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集中开展社会广泛参与、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落实安全责任、传播法治文化、普及安全知识、提升民众安全素质,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
根据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开展**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通知》(安委办〔〕1号)精神和省安委会办公室《**年全省“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青安办〔〕33号)精神和总体部署,**市及早计划,全面部署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一是市安委会办公室于5月27日印发《**年**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安办〔〕24号)文件,对全市**年“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作出了总体部署;二是市安委会办公室结合我市特点,根据省安委会办公室《**年全省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地区)实施方案》的部署,制定《**年**市“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实施方案》,对**市“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并与城中区政府、体育场等相关部门单位进行了多次协调,确保“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顺利进行。三是各区县政府、各部门和各生产经营单位都成立了“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机构,制订了“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并将活动经营专项列支,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了“安全生产月”活动正常开展。
二、内容丰富,营造安全发展氛围
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全市各区、县、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都能紧扣“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的活动主题,多层次、全方位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视察观摩、
本文共计36645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安全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观后感优选
本文2024-06-06 04:40:59发表“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82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