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的公开信
致家长的公开信(通用31篇)
致家长的公开信 篇1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们好!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生活在新时代的少年儿童,享受着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所带来的温暖和幸福。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每个家长的心愿,也是区委、区政府着实解决民生的重大举措。从20xx年1月起,我区正式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重点解决城镇非从业居民,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现在,我们将《广州市番禺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中涉及中小学生和少年儿童参保的相关内容介绍如下:
一、参保人群范围
下列人员可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具有本区城镇户籍的学龄前儿童及未满18周岁的其他非在校人员;在本区公办或民办中小学校、各类高等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技工学校全日制就读的学生。
二、参保缴费办法
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为一个社会保险年度。首个社会保险年度为20xx年1月1日—6月30日(以下简称“首年”)。本区城镇户籍未成年人可到所属镇(街)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办理参保登记。本区各类学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入读托幼机构的本区城镇户籍学龄前儿童,分别由所在学校、托幼机构统一到所属镇(街)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办理参保登记。其中,在校学生应以学校为单位整体参保,家长可以通过银行划帐、现金缴费和自助缴费等方式进行缴费。
纳入本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收入困难家庭人员、社会福利机构收容的政府供养人员到所属镇(街)民政部门办理参保登记;持《残疾证》的本区残疾人员到所属镇(街)残联办理参保登记。
已参加城乡合作医疗的本区农业户籍在校学生和参加了公费医疗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的家属统筹医疗的居民暂不参保。已参加城乡合作医疗的本区农业户籍在校学生,由村出具相关证明;已参加家属统筹医疗的本区户籍在校学生,由父母所在单位出具相关证明。
三、参保缴费标准
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个人缴纳80元/人·年,政府资助80元/人·年。首年个人缴费及政府资助按以上标准的50%执行。
四、医疗保险待遇
参加居民医保可享受住院、门诊特定项目和指定慢性病的医疗待遇,医保基金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为6万元(首年最高支付限额为3万元)。
五、参保人就医及医疗费用结算
参保人须在指定的医疗机构就医,所指定的医疗机构足以解决参保人的就医问题,就医须出示二代身份证及相关资料。费用结算分基金支付和个人支付两部分。
参加居民医保,既是为孩子们的健康购买一份保障、增添一份安心,又是为您的家庭履行一份责任,请踊跃参保缴费。各位家长,孩子的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也是家庭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真诚祝福您和您的孩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番禺区从即日起受理居民医保登记,详情可拨打医保热线咨询或在医保网。
XX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OXX年十一月二十日
致家长的公开信 篇2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您的孩子考试结束,顺利离校返家,寒假生活已然开启。学业成绩将由班主任随后(发放)寄出,敬请查收。
如果我们用庄子“无用方为大用”的观点来谈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或许会被当下的社会斥为无稽之谈,因为实用主义哲学早已深入人心。
成绩至上、目标第一的教育论或已洗去了许多人头脑中养孩子的乐趣,现在一些父母总是在盼望孩子快点长大,快一点达成父母心中的期盼。
操劳的父母总是在工作和家庭的两端来回奔波,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疲惫地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可以被工作、事业、人际交往挤满,可就是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陪着孩子慢慢的成长。
总有一天,那些父母们会意外的发现:没有晾着儿女衣服的阳台有点空荡,少了一副碗筷的饭桌有点寂寥,茶几上不再摆设可爱的玩具有点冷清,听见邻家的小姑娘喊爸爸时总怀念曾经的温馨……这才意识到孩子的长大其实是父母的落寞。
那时才多么希望时光可以慢流,时间可以不像现在这样急不可耐,能够慢下来,听听孩子说一些天真烂漫的故事,道一些可爱单纯的想法。
静静的陪伴,就像是在一个冬日阳光照耀的下午,一家人坐在阳台上晒着太阳,父亲慵懒的躺在摇椅上打着瞌睡,母亲和女儿说着体己的话儿......
这样的时光才是最值得回味,最需要典藏在沧桑的岁月中。
法国自然主义哲学家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当我们环视周围,不正是看到一群因为速度、高效所教育的伪成熟的孩子么?三岁学舞蹈,四岁学钢琴,五岁学绘画,六岁背唐诗,学习是孩子们生活的唯一,丢失了童年的乐趣、少年的轻狂、青春的热情。为了成绩、名次,为了全能的素质而拼尽全力。
待到他们毕业之时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知道生活的乐趣所在,他们只会在压抑之后的毕业季,在疯狂之后挎着行囊朝着高校走去,却不是朝着志趣前行,他们也只会在大学毕业之时才会因为生活、工作而茫然不知所措。
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慢下来认真的发现自我、认识自我。
我们的父母心里其实非常清楚一段旅行好过一次培训,一本好书胜过一套试卷,一次促膝长谈重于一夜挑灯苦战。但父母往往因为社会的趋势而瞻前顾后。孩子只有一个,人生只此一回,选择仅有一次。当家长们在手足无措之时便会将目光投注到成绩。
其实,成长永远都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情。
当我们对孩子成绩患得患失的时候,引导孩子整理知识、系统分析,或许远胜于空洞的鼓励或责备;当我们忙着催促着孩子完成作业,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赏罚分明,或许更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当我们周末呆在家里苦了自己,也累了孩子的时候,或许一次爬山更能换回一家人大好的心情。
放慢孩子成长的节奏,才是对生命的尊重。
患得患失、急功近利的教育只会让孩子在拘谨的狭小空间里迷失自我。
亲爱的父母们,成长的生命需要的从来都不是一个结果,而是在过程中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乐与苦、喜与悲。
本文共计41659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致家长的公开信
本文2024-06-06 06:30:05发表“条据书信”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84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