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
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通用32篇)
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 篇1
敬爱的老师:
您好!
中学的生活已经两个半月了,您用您那独特,甚至某些家长不太接受的教学方式来教导我们。
在您的课堂上,我们显得格外轻松,没有了小学语文课上的枯燥乏味,正因为这样,让我渐渐的喜欢上了语文课。
您和我们说过,成绩只能使我们受益一时,而能力才能使我们受益一生。所以您一直都在培养和激发我们的潜能。
在每一次的课堂上,您都会用语文课宝贵的时光,让我们去练习一些本领,如:写大字,朗诵等。
您还时常给我们朗读学哥,学姐们的好作文,读完还要我们写读后感,我想同学们最害怕语文老师说的一句话就是“下课前没读的人,大白伺候”吧。还时常给我们听好的朗诵。
语文老师,您不仅教会了我知识,还有一些在课堂上我们无法学到的本领,虽然我们相处不到三个月,但是您带给我的知识与能力远超过小学的六年,谢谢您,我的语文老师!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孙
20xx年11月18日
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 篇2
亲爱的老师:
您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杜甫的诗句,老师就像这春雨,哺育着我们这些刚刚探出头的小草。您给了我们知识,还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还记得不久前的那一节课,一上课,您就在黑板上写了几个算式:1+1=1,1+2=1,12=12=1……我心想:付老师是不是改行教数学了。或者是付老师是语文老师,可能是连简单的数学题都不会。我这边还在想着,没想到付老师您接着在黑板上写了500+500=1,4+3=1,9+4=1,10+2=1。更不可思议的是所有的算是答案全是“1”。写好了式子,您就叫我们想想为什么这些算是的答案都是“1”。你先抽陈杰,陈杰缓慢的站了起来,呆若木鸡似的站在那儿,半天也吐不出一个字。您只好让陈杰坐下,您接着抽叶李正,叶李正站了,双手撑着桌子,脸涨得通红,眼睛看着题目,似乎在想答案,又似乎埋怨老师为什么要请他。叶李正跟陈杰一样,什么也说不出来。您接着又抽了几个,一个都答不出来。你说:“你们想不想知道答案。”“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您在第1个1和第二个1后面添上1个里字,也就变成了1公里。这下我们恍然大悟,同学们情不自禁说出了下面几题的答案。
老师,就是您,在平平淡淡的事件中就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得到答案的方法不只一种。付老师,您的教导让我永远忘不了。您就像辛苦的园丁。我会在最后一段时间认真学习,来回报你。
祝您青春常在。
您的学生:
20xx年xx月xx日
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 篇3
敬爱的老师:
您好!
三年很快,转瞬即逝。很开心很自豪能在十六班遇到您,想想之前对您的感觉,似乎有过多次的改变……
初次遇到您的时候我已经忘了,但我记得七八年级时候的我,对您似乎都是埋怨:课堂上您总会讲课讲到一半突然跳出题外话,畅谈起您的生活,我总会在私底下不屑地说:“老师怎么又讲到自己的生活了,老爱炫耀自己怎么怎么样,课那里上得完呀……”您布置作文或者试卷的时候,我会更加厌烦:“这个语文老师怎么那么可恶啊!”拖课更是您的常事,每每您一拖课,我总会叨叨:“课堂上不讲课,等到下课才来拖拖拉拉。。。”哈哈,以前真的满是抱怨,现在毕业了,居然会满怀的不舍。
第一次在您面前哭:您把我的作文放在展台上给同学们展示,原本我非常开心与感谢您,而接下来您的举动真的伤害到我。我记得当时您指着我的作文对同学们说:“这个开头像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写的,我觉得可以这么这么改……”一系列戳伤我内心的话,当时我就憋不住了,当场就哭了,我心想:写的不好就不好了,为什么还要拿去展示?拿去发表?我不要面子的吗?我很伤心的哭了。那次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内疚与自责的您,您一下课就跑到我的座位上和我道歉,还一个劲的安慰我,我知道在写作路上总会有被人批评,挑错的时候,那也是我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受到批评。现在想想我挺感谢那一次受批的,让我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写作之路,人生路上哪有那么多一帆风顺,没有挫折哪来的青春?
后来啊,我慢慢的感觉到您的好:接近毕业的时候,那时候我压力太大那时候写了一篇作文,您看到了同时也帮我批改了。我记得您叫我出去,慢慢的帮我讲解与分析,这时候的您像极了一位知心的朋友。看着写满了红笔的卷子与认真的您,我感动极了。讲到起劲的时候您会当场朗读一段修改过的句子,爽朗的朗读伴着阵阵凉风,我的心情渐渐好起来。与您相处了这么久,似乎当时才真正感受到原来语文老师是真的对我好。大约与您聊了几十十几分钟吧,最后您还贴心的我和说了一句:“压力别太大,你看咋们稍稍努力一下就拿了个一百分,中考也可以的,放松。”您知道吗?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彻底软了,您真的好好,真的好好。
毕业会上,您唱了一首歌,还读了一篇您自己写的作文
本文共计23456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
本文2024-06-06 15:53:24发表“条据书信”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94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