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无偿献血倡议书范文汇总
有关无偿献血倡议书范文汇总(精选30篇)
有关无偿献血倡议书范文汇总 篇1
广大居民朋友们:
无偿献血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是人道主义的高尚行为。为有效缓解陈仓区血源紧张的情况,保障临床用血的需要。东街社区向广大居民发起倡议:让我们伸出手臂,自愿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时间:20xx年4月2日(星期二)上午8:00(注:请有献血意向者在活动时间前来东街社区南二楼大办公室报名)
活动地点:金谷广场
爱心提醒——
献血须知:
1、献血时请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如身份证、医保卡、学生证、驾驶证等,如有献血证的请一并带上;
2、请不要空腹献血,献血前一天晚上保持良好的睡眠,不要熬夜,不喝酒;
3、献血前一周内如感冒、发烧、腹泻、服用药物等,或女性例假期间,请暂缓献血;
4、献血年龄18—55周岁,男体重≥50公斤,女体重≥45公斤;血压90—140/60—90mmHg;
5、两次献血间隔时间必须满六个月。
献血的好处:
1、献血对心脑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
2、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
3、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5、可延年益寿;
6、如献血成功,会发放献血证。
倡议人:
时间:x年xx月xx日
有关无偿献血倡议书范文汇总 篇2
青田县教育系统干部及广大教职工: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爱,是生命的曙光。献血,是爱,是关怀,是我们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因此,县教育局向全县教育系统干部及广大教职工发出倡议:
让我们勇敢地承担社会责任,本着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精神加入到光荣的无偿献血队伍中来,捐一份热血,献一片爱心,为共建和谐社会奉献力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为拯救一个濒危的生命,为让更多的家庭重拾往日欢笑,请勇敢地伸出手臂,托起生命的太阳!
一、献血意义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有益身体健康,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造血能力,反复按规定献血会使血液粘滞性下降,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的意义,对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献血者及其亲属可以按照规定免交临床用血费用:
(1)献血者捐献全血累计达四百毫升以上的,本人终身免交临床用血费用;
(2)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五年内按照不超过献血量的两倍免交临床用血费用,五年后免交与献血量等量的临床用血费用等。
二、献血安排
1.时间:20__年12月30日全天
2.地点:新大街中国银行门口
三、注意事项
1、献血前:保证充足睡眠(6-8小时),切勿劳累过度;在献血前一天及献血当日不饮酒、不服用药物,不可空腹,可吃些清淡食品;献血前适量饮水,防止血液浑浊。
2、献血时:出示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并如实提供与自身健康相关的信息;精神放松,配合好献血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
3、献血后:献血后在献血车上休息10分钟方可离去;注意补充水分,不饮酒,不参加剧烈运动和高空作业,保证睡眠。
4、其他须知:
(1)献血时无发烧等疾病症状;
(2)男性50公斤以上,女性45公斤以上,年龄在18周岁以上;
(3)半年内没有做手术,且三年内没有输血;
(4)如已有献血证,献血当天请自带。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慷慨地捐献出自己的血液,用汩汩流动的真情点亮无数生命的希望!
青田县教育局
20__年12月28日
有关无偿献血倡议书范文汇总 篇3
员工朋友们: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无偿献血,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在全世界,平均每天都有数十万人,慷慨地捐献出自己的血液,以挽救他人的生命,这汩汩流动的真情,点亮了无数生命的希望。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生命呼唤血液,爱心需要奉献。为此,我们以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名义向全体员工发出倡议:让我们以履行公民义务为光荣,本着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精神积极参加到光荣的无偿献血队伍中来,捐一份热血,献一片爱心。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无偿献血既是无私奉献的真情流露,也是互助互救的具体表现方式。希望身体健康的广大员工,特别是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员工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率先献血。
____年__月__日
有关无偿献血倡议书范文汇总 篇4
亲爱的同学们:
无偿献血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无偿献血已被越来越多得人们所接受,但是,在医院还是有很多病人因不能及时输血导致生命受到威胁。在此我们向同学们发出倡议:让我们以履行公民义务为
本文共计26502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有关无偿献血倡议书范文汇总
本文2024-06-06 16:33:39发表“条据书信”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94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