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环保倡议书作文200字
2024年环保倡议书作文200字(精选32篇)
2024年环保倡议书作文200字 篇1
同学们、老师们:
你们好!
几亿年前,地球给了人类和动物们一片绿色,一片蓝天。千百年前,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衣丰食足。几百年前,人类认为各种资源取之不尽,开始了贪婪地开采,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胡乱排放有害液体。现在,地球像一个无脑婴儿,众神为它悲叹。
由此,我郑重地向仍未觉悟的人们倡议:
第一,人类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决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第二,要从我做起,首先选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们的家园、善待地球,共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千万要记住,保护母亲河,也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倡议人: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2024年环保倡议书作文200字 篇2
敬爱的校长和老师们: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它给予我们生存的家园,又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矿物质与条件。而人类却无节制的滥用资源;破坏生态平衡……
最近,校园里的垃圾越来越多,学校的大门前和校园的路上都是垃圾。再加上有些同学平时都不注意卫生,废纸包装袋随手一扔了事,整个校园看上去很不整洁,实在令人痛心。
这一景象对我们整个校园的形象有很大的不良影响,所以我建议:
1、在学校的门口,及其他地方多设置一些造型各异的分类垃圾桶。因为我发现能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在学生中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更干净整洁!
2、学校学生人数很多,同学们在下课活动量很大,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只有树木才能把大量二氧化碳转为氧气,净化空气。所以要多多植树,这样我们的校园环境才能更美好!
敬爱的校长和老师们,请采纳我的建议,快让同学们行动起来,让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变得更美丽吧!
倡议书:
时间:
2024年环保倡议书作文200字 篇3
为拥有一个美丽整洁环保的环境,倡议大家环保办公,节约资源。行政管理部向全体员工倡议:
一、节水:用水完毕拧紧水龙头,发现管道渗水漏水、水龙头失控等现象及时报修。
二、节电:下班做到人走灯灭。计算机、打印机和饮水机等用电设备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尽
可能关闭电源,不长时间待机。使用空调时请关闭门窗以确保空调效果,空调温度26℃为体感最佳温度。办公区最后离开的员工请关闭电源。
三、节纸:合理排版,双面使用打印纸。
节约有限资源,收获无限循环,中润环保家族提醒大家重视环保从身边点滴做起。 环保热线:
行政管理部宣
2024年环保倡议书作文200字 篇4
尊敬的校领导:
我是本校的一名小学生,已在这所学校生活了六年了。在学校的点点滴滴我都不会忘。校园的景色优美,高大挺拔的松树,姹紫嫣红的小花可是,当我们走进教学楼是,就会发现许多美中不足之处。
楼梯转角处的水龙头尽管没人用,但“哗哗”的流水声不绝于耳。让我来给大家算笔帐吧!如果一个水龙头一二十秒的速度流失1克水,那么一分钟就流失3克水,一个小时就流失180克水,一天就流失4。32千克的水,一年就有1576。8克水流失了。这些数字是相当惊人的。
我觉得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是因为同学们节约用水的意识淡薄。才造成的。常言道:“水是生命泉源,珍惜水资源就是珍惜人类的未来。”所以,节约用水,从点点滴滴做起。我建议:
1、在水池旁贴一些有关节约用水的标语。
2、开一个节约用水的班会。
3、开一个节约用水的主题活动。
这些小小的建议仅供学校校领导和老师参考。
此致
敬礼
签名:_
日期:年 月 日
2024年环保倡议书作文200字 篇5
随着国家的曰夜发展,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而随着这祖国的强大,却也污染了环境,使环境遭到破坏,现在有雾霾天气的时候也越来越多。人们应该两面思考:如果只知道做一些导弹、核武器等对人类伤害极大的武器,却忽视了环境的重要性,请试想:如果空气中没有氧气了,人们就不能生存,更别提一些人类能创造出好武随着国家的曰夜发展,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而随着这祖国的强大,却也污染了环境,使环境遭到破坏,现在有雾霾天气的时候也越来越多。人们应该两面思考:如果只知道做一些导弹、核武器等对人类伤害极大的武器,却忽视了环境的重要性,请试想:如果空气中没有氧气了,人们就不能生存,更别提一些人类能创造出好武器了。
也许我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一个空气清新的世外桃源,也许生活在一个绿树环绕的小村子里,写文章、散步什么的,远离那些打扙时事情,
本文共计18449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2024年环保倡议书作文200字
本文2024-06-06 16:53:34发表“条据书信”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95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