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树节倡议书范文锦集
关于植树节倡议书范文锦集(通用33篇)
关于植树节倡议书范文锦集 篇1
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绿色孕育着生命与希望,没有绿色,就没有我们人类。我们要爱护每一片绿叶,爱护每一株幼苗。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绿化校园,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为此,在植树节来临之际,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1、不破坏绿化,这包括:不采摘花朵,不践踏绿化、不穿越开放式草坪,不到花坛等绿地玩耍,做游戏时远离花木。(特别提醒:各位学生不得损坏学校的花草树木,德育处将进行检查,一经发现将严重批评并对班级扣一分)
2、参加社区、学校的护绿活动,到社区、学校附近的绿化地做保洁工作,看到不文明的行为及时劝阻。
3、使自己的家变成一个绿色家园。选择一些适合在家种植的植物,种在阳台上、房间里。(这些植物包括:太阳花、月季花、口红花、仙人球、蟹爪兰等,这些都是成活率较高的植物)
关于植树节倡议书范文锦集 篇2
阳春三月,又是一年芳草绿。冬日的寒意还未褪尽,柔柔春风带着生命的气息已悄悄吹绿了枝头的嫩芽。在这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的日子里,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
我们XX市,是庞大的影视王国,中国“好莱坞”;我们XX市,是高科工业的重镇,中国“磁都”。20xx年12月,XX市顺利入围全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列。近几年,在各级领导的指示和带领下,“五镇联建”活动火热展开。“五镇联建”,即巩固“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果,开展“省级园林城镇、全国生态镇”创建活动,努力营造生态宜居环境。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美好的环境,需要你我携起手来,共同创建。为此,我们XX市中心小学四年级组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
一、不擅自修剪、移植、砍伐城市树木;不随意采摘花朵、践踏草坪。一花一木皆有情,它们都是生活在大自然中可爱的生灵,点缀着我们七彩的生活。我们要爱护每一片绿叶,每一朵鲜花。
二、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减少资源浪费。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和低碳消费观念,形成自觉爱绿、护绿、植绿、兴绿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充分挖掘单位、庭院潜力,选择种植一些适合的植物,如:太阳花、月季花、芦荟、仙人球、吊兰等成活率较高的植物,增加绿化面积。
我们是城镇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镇文明的创建者,五镇联建,需要凝聚你我共同的力量。您的每一份努力,会让我们的XX市离文明更近一步;您的每一份辛苦,会给我们的XX市增光添彩;您的每一份热情,会成为我们的XX市发展前进的动力。让我们大家伸出勤劳之手,播种绿色、播种文明。
倡议人:
20xx年xx月xx日
关于植树节倡议书范文锦集 篇3
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都在春天里复苏、生长,承载着满满的希望。这生机勃勃、春暖花开之季,也是绿化美化校园,共建师生美丽家园的好时节。缙云校区拟于3月9日拉开师生义务绿化美化校园认捐植树活动的序幕。近日,后勤处已订好树种、择好植树地点。自20xx年开校以来,每年在植树节前后师生义务绿化美化校园认捐植树,已成为缙云校区每年春天的一个传统公益活动。这既是一项装扮美丽校园的绿色工程,也是一次师生携手,同心共建校园生态文明的实际行动。缙云校区管委会特在此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倡议。
希望各院、系、部、处、室及全校师生,积极投身绿化美化校园、共建美好家园的植树护绿活动。进一步增强建设校园生态文明、优化育人环境的认识,让我们一同在春天里真情奉献,踊跃捐资、义务植树、护绿,携手美化校区。担当起一份责任,贡献出一份力量。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鲜花盛开,碧水青山、鸟语花香、宁静美丽,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校园,定会彰显出它独特的文明气息和魅力!愿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行动起来,为缙云校区的绿化美化奉献一份力量吧!
认捐树木相关事宜请各部门联系后勤处办公室,电话:
缙云校区管理委员会
20xx年2月27日
关于植树节倡议书范文锦集 篇4
为迎接第37个植树节的到来,进一步加强“园”生态庭院建设,大力营造低碳环保、绿色节能的工作生活环境, 3月12日,马龙公司烟台管理处在大窑收费站开展“植树抗霾 绿动马龙”植树活动。
管理处弘扬“多植一棵树 多添一抹绿”的绿色环保理念,因地制宜,分工明确,事先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活动现场,广大干部职工严格按照种植要求对树苗进行栽培,大家干劲十足,场面热火朝天,有的扶正树苗,有的挥锹培土,有的提水浇灌,各个环节衔接有序,配合默契,一片忙碌景象。经过一上午的努力,一棵棵松树苗迎风而立,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本次植树活动,共80多名干部职工参与,栽培松树苗300多棵,为共创绿色环境,共建生态文明贡献了力量!
关于植树节倡议书范文锦集 篇5
亲爱的同学们: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又是一年芳草绿。在这春意盎然,生机
本文共计26828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关于植树节倡议书范文锦集
本文2024-06-06 17:00:22发表“条据书信”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95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