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保护的建议书范文
关于环境保护的建议书范文(通用33篇)
关于环境保护的建议书范文 篇1
尊敬的菁盛乡党委、乡:
我是菁盛小学的一名五年级学生,希望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看看我经过仔细观察之后写下的环保建议书.
先来说说我们的母亲河——红水河。她现在简直成了“排污河”,两岸的农家、个体户都在往河里排放污水、垃圾,给她披上了一件花不溜秋的外衣。昔日的水草和鱼儿不见了,鲜花倒映的河面不见了,河边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的场面也不见了。塑料袋、垃圾成群结队地在水面上溜达,而过路的人行色匆匆,捂嘴掩鼻,母亲河终日愁眉不展,仿佛在痛苦地呻吟:“救救我吧!”“救救我吧!”
空气污染也日益严重,汽车排污排废随时可见,马啼声、人声、嘈杂声让我们不得安宁,网吧毒害青少年严重。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美好的环境更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前提,为了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能够青春永驻,我提出几点建议:
一:不要随意往河里倒垃圾,排放污水。
二:生活垃圾要分类回收,以便再利用,号召人们爱护环境,并在一些卫生状况较差的区域贴上醒目的警示标语。
三、对空气污染进行监督和治理,尤其是要对哪些不规范的饮食摊点和排污排废汽车限期整改,对网吧进行整治。
四、号召人们在红水河岸边植树造林,不要乱砍滥伐树木,保护绿色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美化我们的家园。
以上是我一个小学生的建议,希望你们能够酌情考虑,合理解决,也祝愿我们的家乡山更绿,水更青,经济更繁荣!
菁盛小学五(3)班
20xx年10月10日
关于环境保护的建议书范文 篇2
各位青少年们:
我们周遭的环境已越来越差,天空不再蔚蓝,河水不再清澈,山上不再翠绿,全球在日渐变暖。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了。否则,我们将失去太阳系唯一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地球母亲了!。
当你随手扔垃圾时,你是否想过它会污染地球?当你使用一次性木筷时,你是否想过它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数百年的时光?当你购物不用环保袋而用难以降解的塑料袋时,你是否想过泛滥成灾的白色污染?
有这么一则新闻,有人在海边发现一只海燕,可它并非自然死亡或者受天敌袭击而死亡。当研究人员剖开它的肚子时,十分震惊地发现里面全是人们随手一扔的塑料制品!
所以,青春年少的我们,实实在在地可以做到以下事情:
1、少用一次性物品,多用环保材料。
2、少用塑料制品,多用可回收物品。
3、保护树木,不乱砍滥伐。
4、建议少开私家车,多骑自行车或者多乘公交车。
5、不乱丢旧电池等污染水源的物品。
6、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希望大家多做一些力所能尽的事情,帮助地球母亲恢复美丽的样子,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_X学校曾行畅
关于环境保护的建议书范文 篇3
敬爱的市长:
您好!我是一名小学生,由于现在的环境面临破坏的现象日益严重 ,所以,我要向您提出一些建议。
最近,垃圾桶的周边全堆满了垃圾,垃圾不能全部入箱,散发着种种难闻的气味。垃圾桶上的告示牌任意破坏,起不到警示的作用。我建议,大力加强环保宣传力度,呼吁市民主动的将垃圾全部倒入垃圾桶,不要乱扔垃圾,修理一下垃圾桶边的告示牌,让它当好保护环境的战士。这样,那些环保工人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也不会太费力了。
我们小区从前有一条干净清澈的小溪,现在却变成了苍蝇、文字的乐园。那里随时散发着恶臭,水上的垃圾像巨人张着血盆大口
似得要把我们吞噬。我建议,将那些零食袋、包裹袋、腐烂的枝叶清理一下,让小溪恢复往日的容颜。小溪变得漂亮了,会很自然的提高小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生都在用带有笔芯、墨囊等的圆珠笔、钢笔写字,当他们用完后随手一扔,殊不知扔出去的是让地球毁灭的一封信。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倡议大家可以做到以下点:
一、垃圾不要随便乱扔,做到垃圾分类。
二、要节约用纸。无论是手纸还是餐巾纸,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草稿纸要写满,不要只写几个数字就扔掉。
三、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建立良好的节电意识。
四、不浪费每一滴水,用完水时,要及时关掉水龙头。在家可以提醒父母要节约用水 ,淘米水可以浇花、冲洗马桶等等。
为了让我们的地球更美,让那一抹绿色不会消失,请从每件小事的点点滴滴做起。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节约绿化的环境吧 。
冰冰
20xx年7月1日
关于环境保护的建议书范文 篇4
亲爱的朋友们:
以下是我对于环境保护的一些建议,希可以做到:
一、认真学习环保知识,当好环保知识宣传员。
二、积极参加各种环保活动。
三、爱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
四、保持安静,避免产生噪音。
五、节约用水、电,提倡一水多用;保护水资源,不向江河湖海倒垃圾。
六、不乱丢垃圾,给垃圾分类。
七、保护有益动物。
同学们,纠正自己的错误,不仅仅为了地球,<
本文共计24244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关于环境保护的建议书范文
本文2024-06-06 18:09:20发表“条据书信”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6996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