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作文话题预测:热点人物素材
导读:对于高考作文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在进行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进行例子的举证,尤其是写人物时。教育城特地搜集了十则关于人物的热点作文素材。
第一则,林怀民的规矩:
林怀民是台湾著名的作家、舞蹈家,他创办的“云门舞集”深受观众喜爱,每年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巡演达几百场之多。
每一场舞蹈的介绍中,都会有这样的附加内容:1.本场演出约90分钟,无中场休息。2.迟到的观众只有在开演后15分钟有一次进入观众席就座的机会。如果错过,将无法进入观众席。3.手机铃声会完全破坏演出氛围,请将手机关机。4.闪光灯与相机瞄准时的红光点会彻底破坏舞台的绝美灯光,为了尊重每位观众欣赏演出的权益,请千万不要摄影录像。5.演出谢幕后,还将有20分钟左右的表演,请您不要退席。
甚至在门票上,也赫然印上“准时开始,迟到的观众中场才得就席”。
这是林怀民为观众定下的规矩,他认为舞者应该得到观众的尊重。开场前,他会做15分钟的介绍,再三提醒观众必须遵守这些规定。
一次,在北京保利剧院表演时,演出刚开始,他看到了闪光灯的亮光,立即跑上台,大声叫停了表演,对着台下嘈杂的观众大声训诫:“希望你们尊重舞者,也尊重自己!”
展现艺术的同时,林怀民试图培养观众观看演出的好习惯。只是,随意惯了的观众真能够把一个舞蹈家的规矩放在心上吗?
2010年,云门舞集在杭州西湖进行户外公演,演出吸引了近万人。当时,政府挺担心,怕这么多人难以管理。出人意料的是,不等志愿者打招呼,近万人自觉席地而坐,静静地观看表演。更让人惊讶的是,演出结束后,观众们都低着头在草地上收拾垃圾,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规矩是制定给别人的,同时也是制定给自己的,只有自己坚守了,别人才会遵守。
第二则,慧眼识才:
李鸿章曾带了三个人去拜见曾国藩,请曾国藩给他们分派职务。不巧曾国藩散步去了,李鸿章示意那三个人在厅外等候。不久,曾国藩散步回来。
李鸿章说明来意,请曾国藩考察那三人。曾国藩说:
“不必了,面向厅门、站在左边的那位是个忠厚人,办事小心,让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供应一类的工作;中间那位是个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只宜分派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担不得大任;右边那位是个将才,可独当一面,将来作为不小,应予重用。”
李鸿章很吃惊,问:“还没用他们,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曾国藩笑着说:“刚才散步回来,见厅外有三个人。走过他们身边时,左边那个低头不敢仰视,可见是位老实、小心谨慎的人,因此适合做后勤供应一类只需踏实、无需多少开创精神和机变的事情。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之后,就左顾右盼,可见是个阳奉阴违的人,因此不可重用。右边那位,始终挺拔而立,如一根栋梁,双目正视前方,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将之才。”
曾国藩所指的那位“大将之才”,便是淮军勇将、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
第三则,大师与凡人:
周有光有一次谈到年轻时与爱因斯坦聊天,聊的全是家常话,很亲切,很轻松,很愉快。因为是闲聊,晚年回忆起来,聊天内容全忘了,但是那两次聊天的愉悦感觉,终生未忘。
在当下的实际生活中,人们总是容易被大师的光环扰乱了自己的眼睛,总认为大师与凡人不同,生活在别样的氛围中,乃至于他们的举手投足、语言音调都与凡人有异。就像周有光先生的外孙,在听了周先生与爱因斯坦的聊天趣闻后,仍然不相信这是大师间的对话,认为爱因斯坦与人聊天就是聊物理、相对论。
有时候,人们敬畏大师,是被他们一些所谓深涟的话吓着了。其实,真正让人在生活中记住的大师,他们的语言往往是朴素而易懂,通俗而清新的。
尼采是世界哲学大师,他的一句“生气就是拿人家的错误来折磨自己”,可以让人铭记一辈子。周有光先生的夫人有三个姐妹,都是上世纪初的大学生,她们是旧中国罕见的四才女。周先生回答人们对这一现象的提问时,只是淡然地说:“女孩受大学教育后,不会犯无聊的错误。”实在、谦逊,丝毫没有闪亮的阐发,意义却令人回味。
第四则,坚持人格尊严:
吴冠中的一个学生曾为当时一些知名画家筹办了一次画展。那次画展非常成功,但吴冠中似乎不“领情”,还对学生提出了批评:“我十分感谢你的工作,但有些地方我看不惯,比如在介绍来宾的时候,你先介绍各级官员,然后才介绍到会的艺术家;官员都坐在前排,艺术家都坐在后排。这是画展,、是行政会议,主角是艺术家而不是行政领导!这尽管是形式问题,却暴露了官本位思想。”
学生不服,辩解道:“别的展会都是这样排名的。”昊冠中板起脸,郑重地说道:“你说的没错,现在的风气就是这样,行政级别比艺术水准更重要,这是有些艺术工作者趋炎附势的表现。我希望你们年轻人能坚持独立的人格,别自弃、自贬!”学生低下头,若有所思。
第五则,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人:
宋人笔记《高斋漫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轶事:
苏东坡任风翔府判官,章悖任商州令时,两人出游仙游潭,前面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根独木桥相通,独木桥下是深渊万丈。章悖提出让苏东坡过桥,在绝壁上留下墨迹,苏东坡不敢。
章悖却神色平静,用绳子把自己系在树上,探身过桥,在陡峭的石壁上写了“苏轼章停来此”几个字。
苏轼不禁抚着他的背长叹:“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章悖大笑。
苏东坡认为,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人,也不会珍惜别人的生命。
果然,就是这位章悖,后来当了宰相,大权在握,整治政敌毫不手软,杀人不眨眼,甚至提出掘开司马光的坟墓,暴骨鞭尸。
因与苏东坡政见不合,章悖对苏东坡也大下辣手,把苏东坡贬到偏远的惠州。在惠州,苏东坡以苦为乐,在诗中写道:“为报诗人春睡足,道
本文共计5399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2015高考作文话题预测:热点人物素材
本文2024-01-31 00:35:46发表“作文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