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眉山导游词400字 峨眉山导游词概况(1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眉山导游词400字 峨眉山导游词概况篇一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的行程是从成都出发到达我们的目的地眉山,我们会经过双流,新津,彭山,最后到达我们的目的地眉山,全程 79.6 公里,车行大概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了。
那好了,各位游客,我们从成都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马上就要到达我们的目的地眉山,在进入之前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出发后所经过的一些地区。我们途中经过了双流,新津,彭山,我们欣赏过了美丽的成都平原,感受了古蜀国文化。现在我们马上就要到达我们的目的地眉山了。在四川, 这座 城市曾被宋人称为“ 千载诗书城 ” ,被清人称为 “ 人文第一州 ” ,评价之高,声誉之隆,让今天的人们或许会觉得不可思议。眉山是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正像成都有司马相如,郫县有杨雄,南充有陈寿,江油有李白,中江有李调元,眉山在距今九百多年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个伟大的词人,在座的各位可知道他是谁吗?那我给在座的各位三个提示吧!首先第一个提示是有一个菜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第二个提示是他是北宋著名的词人,第三个提示是他有这样一首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唱)。对了。他就是苏轼。说起眉山,熟悉中国文学的人会有所耳闻,因为这是大文豪 苏轼的故乡。 眉山是“ 千古第一文人 ”苏东坡的家乡,眉山因苏东坡而闻名天下,苏东坡给了眉山这个名字以丰富的内涵 。
当然人杰全因地灵。作为眉山人的苏轼、 石鲁 、 李密 等 在历史上有着如此光辉的成就,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又要仰仗眉山的物华天宝。眉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和青衣江下游的扇形地带,成都-- 乐山黄金走廊中段。眉山市 的人杰地灵,为我们眉山市带来了丰富的 人文旅游资源 ,这里有东坡文化、长寿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竹文化、水文化等。 而 眉山市 文化旅游 活 动 也非常的 丰富多彩 ,例如 东坡文化节、彭祖 寿星节、青神竹编艺术节、丹棱唢呐节等。
俗话说的好,“民都有司马相如,郫县有杨雄,南充有陈寿,江油有李白,中江有李调元,眉山在距今九百多年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个伟大的词人,在座的各位可知道他是谁吗?那我给在座的各位三个提示吧!首先第一个提示是有一个菜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第二个提示是他是北宋著名的词人,第三个提示是他有这样一首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唱)。对了。他就是苏轼。说起眉山,熟悉中国文学的人会有所耳闻,因为这是大文豪 苏轼的故乡。 眉山是“ 千古第一文人 ”苏东坡的家乡,眉山因苏东坡而闻名天下,苏东坡给了眉山这个名字以丰富的内涵 。
当然人杰全因地灵。作为眉山人的苏轼、 石鲁 、 李密 等 在历史上有着如此光辉的成就,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又要仰仗眉山的物华天宝。眉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和青衣江下游的扇形地带,成都-- 乐山黄金走廊中段。眉山市 的人杰地灵,为我们眉山市带来了丰富的 人文旅游资源 ,这里有东坡文化、长寿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竹文化、水文化等。 而 眉山市 文化旅游 活 动 也非常的 丰富多彩 ,例如 东坡文化节、彭祖 寿星节、青神竹编艺术节、丹棱唢呐节等。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那到了我们 眉山市 你就不得不品尝一下我们 眉山市传统美食特产 了,我们眉山市有 仁 寿 黑龙滩全鱼席、芝麻糕、回锅羊肉、回锅鱼、文宫枇杷、曹家梨; 龙眼 稣、眉山脐橙 。除此之外还有各类 以苏东坡的名字命名的特色菜例如 东坡肘子 、 东坡肉 、 东坡鱼、 东坡 松花蛋 等 ; 那眉山的这些美食里 尤以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松花蛋、芝麻糕扬名海内外。相信在座的各位游客听了之后是否有些嘴馋了,那我们今天参观完三苏祠之后就可以品尝到一桌地道的眉山菜。说了这么多,我们的车已经驶进眉山市区了。
我想细心的游客你们或许发现窗外有一座雕塑,这座雕塑是 20__年 2 月 13 日由眉山市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的城市标志, 最终 以 苏东坡像为设计主题的标志入选 。 整个标志设计由中国古代瓦当图案和东坡头像组合,表现出一种具有古代历史痕迹的感觉,更体现出眉山的古老文化。从图案到 字体都运用了一种古朴的风格, 采用了中国朱红与黑色组合而成,体现出较为浓郁的文化味道,此色彩也代表了一种祥和诠释,同时也符合眉山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个性城市。
那各位游客我的讲解暂时告一段落,大家 稍作休息,一会我们就要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三苏祠了,到了三苏祠我在给大家做详细介绍。
眉山导游词400字 峨眉山导游词概况篇二
“蜿蜒回归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这是陆游来眉山时的印象。“忆昔与子同童舛,年年废书走书观。”这是苏轼对眉山童年的印象。“千载诗书韵,满城翰林香。”这是过去眉山人自己的印象。时间就像脚下流淌的溪,在汩汩而前之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内心的印象。
明月如圭,华灯初上。澄黄的霓虹灯绕着古意盎然的祠堂,在朱墙的石壁上拓下幽幽的字影,稚嫩的身子踮起脚来,好奇地念着“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又或是徘徊于殿堂之上,驻足先贤的蜡像诗文之前,让心与其来一次穿越时空的交流;又或是浸泡在古玩字画之中,用手触摸千年时光的沉淀;又或是在纹枰之前论道,感受黑白棋子的交锋……精美的斗拱,宏伟的飞檐,静默的文字。在“东坡宋城”中,他们把“三苏”精神深深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将文化的底蕴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血脉中,将古人的智慧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现在眉山文化的印象。
澄江似练,云收日敛。袅袅的鱼竿倚在栏上,指地而垂的细柳在微风中蹁跹。聆听着春的虫鸣,轻嗅着阳光的气息,雪白的云像一团团棉花被揉在天幕上,对岸的绿林像墨随意地抹在大地上。风暖暖,波粼粼,草熏熏,木欣欣。红花开两岸,翠竹掩亭轩。无过去的漫天雾霾扰心,
本文共计16697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最新眉山导游词400字 峨眉山导游词概况(15篇)
本文2024-02-01 04:31:00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78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