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引领学生领略唐诗中的送别之情

栏目:作文范文作者:editor来源:互联网发布:2024-01-31浏览:2

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引领学生领略唐诗中的送别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引领学生领略唐诗中的送别之情。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引领学生领略唐诗中的送别之情

  摘 要: 抒发送别的诗歌在唐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引导学生领略唐诗中的送别之情、别离之怨和相思之苦,并从中可以看到唐人表达伤感的送别之意象,感知不同的送别情感,能通过众多的送别诗感知唐代不同时期的社会境况。

  关键词: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送别唐诗 送别之情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王勃任职长安时送别友人赴任蜀川时的一首送别诗。其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抒发送别的诗歌在唐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该诗引发,通过拓展训练,引导学生领略唐诗中的送别之情。

  古代由于山高路远,道路艰难,再加上邮政又处在鸿雁传书的阶段,故人一去不返、杳无音信是很常见的,有道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古人非常重视送别之情。别离总是很伤感,送别唐诗酣畅淋漓的表达别离之怨、相思之苦,亲情、友情和爱情都在分别的那一刻得到了升华和体现。唐人究竟是用什么方式表达伤感的送别之情?众多送别诗中表达的分别情感有什么不同呢?通过众多的送别诗如何感知唐代不同时期的社会境况?

  一、唐人送别的主要方式和内容

  1.以歌传情。李白有诗句: “正当今昔肠断处,骊歌愁绝不忍听。”骊歌也就是原来送别时唱的《骊驹歌》,自王维写出了“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这样的送别诗之后,唐朝人送别时就唱这首《阳关曲》,唱一遍总觉得还没有充分表达绵绵情谊,就会再唱一遍,于是又有了《阳关三叠》。白居邻”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抒发送别的诗歌在唐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该诗引发,通过拓展训练,引导学生领略唐诗中的送别之情。

  古代由于山高路远,道路艰难,再加上邮政又处在鸿雁传书的阶段,故人一去不返、杳无音信是很常见的,有道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古人非常重视送别之情。别离总是很伤感,送别唐诗酣畅淋漓的表达别离之怨、相思之苦,亲情、友情和爱情都在分别的那一刻得到了升华和体现。唐人究竟是用什么方式表达伤感的送别之情?众多送别诗中表达的分别情感有什么不同呢?通过众多的送别诗如何感知唐代不同时期的社会境况?

  一、唐人送别的主要方式和内容

  1.以歌传情。李白有诗句: “正当今昔肠断处,骊歌愁绝不忍听。”骊歌也就是原来送别时唱的《骊驹歌》,自王维写出了“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这样的送别诗之后,唐朝人送别时就唱这首《阳关曲》,唱一遍总觉得还没有充分表达绵绵情谊,就会再唱一遍,于是又有了《阳关三叠》。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且注明第四句为“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说咏唱《阳关三叠》时, 首句不叠,其它三句都再唱。

  2.以酒相送。送别要饮酒。送之人请要走之人喝酒,因为喝酒可以消解一些离愁。李白在金陵告别年轻人时作诗《金陵酒肆留别》,表达了这样的场面:“风吹柳花满酒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折柳相赠。送别时,送的人要折一枝杨柳送给上路的人,白居易有诗:“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王之涣有诗《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因为别离多。”有人说“杨柳”的“柳”和“留下”的“留”是谐音字,所以“折柳”表示送的人希望他留下的意思,是挽留客人的一种举动, 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习俗。

  二、唐人送别时的场所

  1.长、短亭。古代为了便于行人休息、躲避风雨,通常在道路上隔五里建一个短亭,隔十里建一个长亭。实际上这种长、短亭主要用作古人陆上送别的场所,所以古人送别时又有“十里长亭”之说。晚唐诗人许浑从东向西路过潼关,碰到一个朋友魏扶由西向东走,于是两人在十里长亭送别,写下“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的诗句。郑谷则于扬子江渡口的离亭写下了《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青,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与友人话别共勉。

  2.酒肆。如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就是在南京的酒肆与金陵少年子弟饮酒言欢话别。

  3.一些美丽的特定建筑。比如李白曾经在武昌的黄鹤楼送孟浩然,并写下《送孟浩然之广陵》。王昌龄《芙蓉楼送别辛渐》则表明了送别地点应该是在芙蓉楼。

  自从屈原《九歌》“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浦就成为水路送别的地点。如王维《送别》:“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白居易更有《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4.在江边、路边送别等。如盛唐诗人岑参奔赴西域,恰逢进京的使者,于是写下了《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李白那首最著名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明了诗人是坐在江中即将开行的舟中作诗与朋友汪伦离别的。骆宾王则在与友人易水岸边作《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与友人离别。

  三、一样的别,不一样的情

  1.表达激励慰勉之情。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表达规劝之意。李颀《送魏万之京》:“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


本文共计5015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引领学生领略唐诗中的送别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
点击下载文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