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夫妇婚前协议书 夫妇婚前协议书(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夫妇婚前协议书 夫妇婚前协议书篇一
乙方:_________出生年月: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甲乙双方经自由恋爱,即将缔结为夫妻。民法典律关系除涉及人身关系之外,还包括财产关系。为了明确双方婚前个人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个人财产的范围和归属,经双方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一、婚前财产范围:
1.甲方的财产有:_________
2.乙方的财产有:_________
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个人财产。
三、甲乙的个人债务及夫妻共同债务。
四、其他。
1.本协议约定未尽之事宜,双方应另行协商解决;
2.本协议签订过程中所涉及的公证等有关费用,均由_________承担。
3.本协议书一式叁份,协议双方及公证机关各执壹份,自协议被公证之日起生效。
协议人:协议人:
年月日年月日
夫妇婚前协议书 夫妇婚前协议书篇二
甲方:男,身份证号:
乙方:女,身份证号:
甲乙双方均系再婚,双方相处后感觉良好自愿结伴生活。为免婚后因经济问题产生纠纷,双方本着互敬、互爱、互让的原则,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协议,需共同遵守。
甲方名下有房产一套,座落于____,建筑面积__。该房产属甲方个人所有。双方结婚后,乙方有居住权,直到双方婚姻关系终止或甲方去逝。甲方去逝后,乙方需搬离甲方住房,回归自己家居住。甲方房产归甲方子女继承,乙方及其子女无权继承。
二、乙方名下有房产一套,座落于____,建筑面积__。该房产在乙方去逝后由乙方子女继承,甲方及其子女无权继承。
三、双方各自名下的财产如存款、家具、家电等个人物品,归各自所有。双方有使用的权利,但仍归个人所有。
3.本协议书一式叁份,协议双方及公证机关各执壹份,自协议被公证之日起生效。
协议人:协议人:
年月日年月日
夫妇婚前协议书 夫妇婚前协议书篇二
甲方:男,身份证号:
乙方:女,身份证号:
甲乙双方均系再婚,双方相处后感觉良好自愿结伴生活。为免婚后因经济问题产生纠纷,双方本着互敬、互爱、互让的原则,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协议,需共同遵守。
甲方名下有房产一套,座落于____,建筑面积__。该房产属甲方个人所有。双方结婚后,乙方有居住权,直到双方婚姻关系终止或甲方去逝。甲方去逝后,乙方需搬离甲方住房,回归自己家居住。甲方房产归甲方子女继承,乙方及其子女无权继承。
二、乙方名下有房产一套,座落于____,建筑面积__。该房产在乙方去逝后由乙方子女继承,甲方及其子女无权继承。
三、双方各自名下的财产如存款、家具、家电等个人物品,归各自所有。双方有使用的权利,但仍归个人所有。
四、因一方医疗、一方子女产生的花费及一方负债行为均由各方独自承担,与另一方无关。
五、双方婚后因各自婚前财产所产生的收益与亏损,归一方所有与承担,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及共同债务。
六、双方婚后的工资及养老金收入等各种收入与收益,均属一方个人财产,不属双方共同财产,另一方无权分割与支配;婚后所购置财产,归购置方所有。
七、双方对各自婚前婚后财产有完全支配与处分权,另一方不得干涉。
八、甲方同意每月支付乙方元作为双方基本生活费用,由乙方管理与支配。
九、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本协议一式肆份,各执两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日期:
乙方:
日期:
夫妇婚前协议书 夫妇婚前协议书篇三
甲乙双方现已自由恋爱,确立关系,并已明确结婚意向,愿共筑爱巢白头偕老。在无任何逼迫、双方无任何精神不正常现象的情况下,经双方理智平等协商,就婚前一处房产签此协议,现甲、乙双方为避免纷争,爱情永固,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婚前甲乙双方同意以甲乙两方名义在____(银行)按揭住房一套。
1、房屋的详细情况如下:
住房产权地址位置:_________________
房屋建筑面积____平方米
商品房买卖合同编号为:________(重要)
2、双方的出资情况如下:
甲方出资人民币__,作为该套房屋首付款;并出资人民币__元作为该套房屋的房产契税;两项价款合计人民币__元(人民币____大写),具体以购房首付款发票和契税发票为准。并以甲方为主贷款人、乙方为保证人办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__万元整(贷款是否下发,房子是否收房)。
二、由于双方未办理结婚手续,对于房产的权利归属
本文共计5605字,当前仅展示3000字,阅读全文请点下方按钮下载>>>
2023年夫妇婚前协议书 夫妇婚前协议书(5篇)
本文2024-01-31 16:17:49发表“合同模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neimou.com/article/9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