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丹徒区世业实验学校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钢刷、沙等擦洗铝制炊具C.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气体COD.用相互刻画来比较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的硬度2.下列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加澄清石灰水D.插入燃着木条3.某同学为了测定铜镁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将100g稀盐酸分2次加入到盛有5g该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下表。(提示:铜镁混合物中的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而铜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次数实验前第1次第2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05050剩余固体的质量/g532A.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B.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C.每50g稀盐酸和1g镁恰好能完全反应D.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4.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B.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B.水浑浊时可以加入明矾,促进悬浮杂质沉降C.用肥皂水可鉴别软水和硬水D.利用活性炭净化水发生的是化学变化6.下列有关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B.铁制品锈蚀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缓慢氧化C.汽油遇火燃烧与缓慢氧化有关D.动物的呼吸作用属于缓慢氧化7.从化学角度对下列成语、谚语、诗词等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B.“火上浇油”——隔绝氧气C.“百炼成钢”与“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D.“松叶堪为酒,春米酿几多?”是指清香的美酒来自于粮食缓慢氧化8.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但化学不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白”是指氢氧化钙C.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其体内缺少的元素是碘D.“工业的维生素”稀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领域,是重要战略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保护稀土资源,人人有责9.如图为镍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关于该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电荷数为28B.核外有4个电子层C.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D.易失去2个电子10.蜡烛(足量)在如图甲所示密封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火,测得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蜡烛刚进入集气瓶内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B.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增加C.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D.蜡烛熄灭后瓶内已知的气体除了CO2还有氧气11.下图所示的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B.试管C.燃烧匙D.蒸发皿12.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下列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氧气做火箭的助推剂C.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D.活性炭作冰箱的除味剂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展开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实验探究)实验一,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观察到_____,说明_____。实验二,在铜片两端大小相同的滤纸碎片、乒乓球碎片,在铜片中间加热,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说明_____。实验三,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现象是:①清液中产生气泡,②蜡烛火焰a_____。(填“先于”或“后于”)b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