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丹阳三中学、云阳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3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15gB.13.2gC.9gD.6.6g2.分类放置物质可以保证物质存放的条理性,便于快速查找和利用物质下列物质存放和类别标签对应正确的是()A.有机物B.酸C.碱D.盐甲烷盐酸烧碱食盐淀粉硫酸纯碱小苏打二氧化碳硫酸钠熟石灰碳酸钙A.AB.BC.CD.D3.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4.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X根据上述已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可知X的化学式为A.H2OB.H2C.H2O2D.HClO5.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的性质是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6.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干冰升华C.蜡烛燃烧D.菠萝榨汁7.“文明驻马店从我做起”,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来灌溉农田B.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应要求零排放C.逢年过节燃放烟花爆竹以传承民族文化D.为有效利用资源进行垃圾分类回收8.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不涉及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作制冷剂B.氧气用于气焊C.甲烷作燃料D.焦炭用于炼铁9.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①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②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③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④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氮气正确的个数是A.lB.2C.3D.410.对于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的种类变多B.一滴水中约有1.67x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八月能闻到桂花香—分子不断运动D.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11.高锰酸钾(KMnO4)俗称灰锰氧,高锰酸钾属于A.单质B.氧化物C.含氧化合物D.混合物12.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通过蒸馏将硬水转化为软水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N2与CO2C.用石蕊试液区别CO与CO2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O2和CO2B.中子数不同13.氟元素与硅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D.质子数不同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C.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1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15.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炼锡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SnO2+2CSn+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SnO2的质量等于生成的Sn的质量C.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中C被还原为CO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图所示的实验都涉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请结合具体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Ⅰ是”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其中一组实验,根据伸入吸入的空气中的小木条能继续燃烧,伸入呼出的气体中的小木条熄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实验Ⅱ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面红磷不燃烧,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当白磷刚露出水面便剧烈燃烧起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Ⅲ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中的一组对比实验,根据①中铁钉先生锈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试管②中的水需要事先煮沸,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Ⅳ是“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一组实验。①是把干燥的喷有紫色石蕊的小花直接放人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把喷水后的紫色石蕊小花放人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