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区三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甲是单质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2.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提出: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与假设B.反思与评价C.设计实验D.获得结论3.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试管中收集到气体是氧气B.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和负极C.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Fe3O4——氧化铁B.2N——2个氮元素C.H——1个氢原子D.Cl2——2个氯原子5.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D.玻璃破碎、桔子榨成汁6.下图所示是四位对某一化学式表示意义的描述,该化学式可能是()A.COB.O3C.SO2D.H27.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S2-:“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C.:“+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D.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8.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③浓盐酸有挥发性,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④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实验方案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A探究分子的运动现象向试管中加入2mL浓氨水,将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靠近该试管的管口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呼出B体中氧气的含量气体的集气瓶中证明石蜡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取一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璧的烧杯,罩在C素火焰上方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反应A.AB.BC.CD.D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D.把少量食用油滴入汽油中,充分震荡,静置一段时间后,混合物分层11.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出淡蓝色火焰B.放出大量的热C.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D.燃烧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12.下列归类正确的是()选项归类物质或元素A银白色金属铁、铜、银B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氨气、氖气、氧气C受热会分解的物质碳酸氢铵、铜绿、高锰酸钾D人体所需的常见微量元素碘、锌、硒、铁、钙A.AB.BC.CD.D13.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某化学小组的同学经过调查和搜集资料得知,可以通过①化学沉降(明矾)②杀菌消毒(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过滤等几个步骤对黄河水进行净化。合理的操作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14.下列制作美食过程中的操作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B.辣椒剁碎C.苹果榨汁D.萝卜晒干15.下列四种气体,按体积分数计算,在空气中含量从大到小的排列为()①稀有气体②氮气③氧气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