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苏州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操正确的是()ABCD检查装置气密性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将混合液倒入过滤在桌面上酒精灯器过滤A.AB.BC.CD.D2.当厨房中燃烧天然气时,发现火焰发红且有较多烟尘,可能的原因是A.温度达不到天然气的着火点B.天然气中混有较多水蒸气C.进空气的阀门开得太大D.进空气的阀门开得太小3.如下图是一种家用电热水壶,其中所用材料属于合金的是()A.AB.BC.CD.D4.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参加反应的物质均为化合物5.下列有关安全常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发现家中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进行排气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实验,以防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发生危险C.油锅着火时,可以先盖锅盖以防止火灾发生D.室内用煤炉取暖时,要保持烟囱畅通严防煤气中毒6.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pH(2~3)B.橙子pH(3~4)C.西红柿pH(4~5)D.西瓜pH(5~6)7.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泄漏出放射性元素碘﹣131,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则核外电子数为()B.78C.53D.87A.1318.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夏季柏油路面“变软”:冰雪融化B.饭菜变馊:自行车生锈C.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蜡烛燃烧D.气球爆炸;煤气中毒9.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读数为a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bmL,则该学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A.大于(b-a)mLB.等于(b-a)mLC.小于(b-a)mLD.无法确定10.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C.冬天,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查天然气是否漏气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11.下列有关燃烧以及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家中煤气阀门未关而引起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B.高压水枪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原因是温度降低至石蜡的着火点以下D.氢气和氮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12.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判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⑤B.①②⑥C.①③⑥D.①④⑤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CO2气体产生”,请回答问题。资料:①绿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处发生呼吸作用,过程为:有机物+氧气水+能量②2NaOH+CO2=Na2CO3+H2O(1)装置中B部分的作用是_____;(2)C部分采用不透光密闭玻璃罩的原因是_____;(3)D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4)综观整个实验装置,设计A、B部分的目的是防止_____。14.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甲实验中,实验前先通入CO的目的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乙实验中,观察到_____,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3)丙实验中,若要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