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苏州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硫酸铜溶液,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B.M点时甲曲线的烧杯中的固体和液体中均没有离子C.乙过程中溶液始终为红色D.乙过程中溶液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2.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A.密度B.可燃性C.溶解性D.能否与水反应3.下表是某同学错题本中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不需要修改的是A.化学用语B.现象描述氧化铝——AlO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H——表示一个氢分子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2Fe2+——表示两个铁离子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性质与用途D.事实与解释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石墨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N2被压缩成液氮——分子之间有间隔N2常温下性质稳定——制氮肥、炸药O2和O3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A.AB.BC.CD.D4.如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防止生成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B.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C.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先撤去通氢气的导管D.该实验装置不能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5.现将38.4g部分被氧化成Fe2O3的Fe粉用H2来还原,最终得到33.6g的纯Fe粉。则参加反应的H2质量为A.4.8gB.3.2gC.1.6gD.0.6g6.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通过闻气味可以鉴别氧气和一氧化碳B.通过红热的炭层可以除去氮气中氧气C.用带有火星的木条可以证明某气体样品是否含氧气D.通过室温放置观察是否有痕迹可以鉴别冰和干冰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可用于冶金工业—一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氧气和臭氧物理性质不同——因为他们的原子构成不同D.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灭火——利用液态二氧化碳隔绝空气和降温8.制造导弹的材料中含有稀土元素钕(Nd)。如图是钕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内中子数为60B.属于非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gD.原子序数为609.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二氧化锰、氧气B.海水、氯酸钾、氢气C.氧化铁、锰酸钾、水D.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碳10.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c代表氧气B.t2时刻,O2开始产生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1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蜡烛中含有氢B证明呼出气体比呼C证明二氧D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元素入空气中的CO2含量化锰是过氧率越快多化氢分解的催化剂D.DA.AB.BC.C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主要实验步骤不合理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步骤A铜粉(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BCaO(CaCO3)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少CCO2(CO)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DZn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A.AB.BC.CD.D1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