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荆门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把X投入Z(NO3)2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Y>XB.Y>X>ZC.X>Y>ZD.X>Z>Y2.“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变少了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3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黄铜B.水蒸气C.稀有气体D.硫粉4.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着“1+1≠2”的有趣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符合“1+1=2”的是()A.1mL酒精与1mL水混合后的总体积B.1g碳和1g氧气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C.1g氢氧化钠溶液和1g硫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D.1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后所得溶液的质量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16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纸槽将固体粉末送入试管B.倾倒液体C.加热试管内溶液D.熄灭酒精灯7.下列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A.B.C.D.8.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A.H2B.ClHC.HClD.ClO2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的值是15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10.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下列情景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彩旗飘扬B.礼炮轰鸣C.歌声嘹亮D.气球升空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12.通过微观分析来解释宏观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过化学方程式可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总数不变,分子总数可能发生变化C.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D.动植物体的腐烂和塑料老化都属于缓慢氧化13.如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3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O2CO2+H2O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都改变D.点燃X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14.妈妈烘培蛋糕时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分子体积很小B.分子间间隔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再分15.下列实验设计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A.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铜: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懂得燃烧、爆炸的条件及灭火原理,对我们正确处置火灾和进行自救至关重要。(1)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②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爆竹中常含有硫、硝酸钾(KNO3)和木炭的混合粉末,点燃后生成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由于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体积急剧膨胀,从而引发爆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当把干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即能灭火。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结合燃烧的条件解释该干粉灭火剂灭火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