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荆门市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加块状固体B.读液体体积C.闻气体气味D.给液体加热2.下列相应的原理(用符号表达式表示)书写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是()A.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P+OP2O5化合反应B.探究水的组成:H2OO2+H2分解反应C.工业制氧气:H2O2O2+H2O分解反应D.硫在空气中燃烧:S+O2SO2氧化反应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空气质量的是()A.监测并发布空气质量报告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C.使用清洁能源D.植树造林4.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B.生成物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C.该反应一定不属于分解反应D.丙和丁可能都是氧化物5.“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8gCO含有2mol原子B.1molO3比1molO2多1个氧原子C.H2O的摩尔质量是18gD.1个硫原子的质量是32g6.化学就在生活中,下列过程均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空气净化、煤炭燃烧B.火药爆炸、氧气供给病人呼吸C.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面包发霉D.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海水淡化7.三硝基甲苯别名TNT,化学式为C7H5N3O6是一种化合物,熔点为摄氏81.8度。它带有爆炸性,常用来制造炸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NT分子由碳、氢、氮、氧元素组成B.TNT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TNT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gD.TNT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5:96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水中的鱼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雾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镁条在空气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D.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0.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中反应物的摩尔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摩尔质量B.任何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一定为化合态C.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D.化合物中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最大,则该元素质量分数最大1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B.汞C.氮气D.氯化钠12.下列生活中的现象,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的实验,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水分子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公园里到处都弥漫着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B.地下水C.矿泉水D.石灰水14.下列关于物质鉴别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氮气和空气用燃着的木条鉴别B.氧气和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二氧化锰和木炭通过观察颜色鉴别D.汽油和酒精可以通过闻气味鉴别1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碱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D.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所以复分解反应一定在酸碱盐之间进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